/>


与崔乾佑同去的,除了税警团的士卒外,还有很多海商的大海船,他们也是跟着过去碰碰运气的。



渤海国会割让“东京”龙源府的事情,已经在小范围内流传,大家都看到了机会。



渤海国国内也是说汉文的,服饰与生活习惯都仿照大唐,原先极端原始的经济与政治模式,以飙车的速度在更替,只三代人时间,便俨然是一个除了没有武德以外的“小唐”了。



这个地方对于海商们来说,吸引力很大。



扶持渤海国,就可以压制契丹。压制了契丹,就等于是缓解了大唐北境的一大威胁。事实上,辽国的发家,正是利用渤海国的尸体,极速成长起来的。



通过实控龙源府,实现间接控制渤海国。



通过控制渤海国,来稳定大唐以北的各个半农半牧的游牧民族。



方重勇觉得自己这一招,应该能换取幽州五十年和平吧。至于更远的,他已经没有办法了,只能祈求“后人的智慧”。



他离开港口,回到登州府衙。刚刚一进来,就看到大聪明似乎是有急事的样子。



方重勇连忙叫住他询问道:“你父亲今日登船,你似乎都未去栈桥送行,这是何故?”



大聪明吓得一抖,连忙叉手行礼答道:“属下要留在府衙接公文,不敢擅自离开。”



“你们父子二人,倒是很忠橙啊!”



方重勇意味深长的吐槽了一句,大聪明不知何意,只好弯着腰低头不语。



“说吧,什么事。”



方重勇也不想逗他了,直截了当询问道。



“官家,车节帅的信,刚刚送到府衙来的,就在书房案头。属下不敢离开,又等不到官家,故而着急。”



大聪明低声说道。



方重勇点点头,直接来到府衙书房,果然有一封厚厚的书信。



他拆开信一目十行看完,心中暗道:果然如此。



校长有句话叫:攘外必先安内。



李宝臣出兵旗开得胜没问题,但关中内部不稳,那就很有问题了。



韦坚虽然可以算是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人,但是,既然将他看成是政敌,总不会以为身体没力气的人,就掌握不了兵权吧?



李宝臣大概还没昏聩到这般程度。



方重勇此前就估计,李宝臣会退兵回关中,处理掉韦坚和一干不服他的关中天龙人。李宝臣现在唯一不知道的,是汴州朝廷已经有谋取洛阳的计划。



仅此而已。



“打点行装,我们准备回汴州了。”



方重勇对大聪明招招手道。



“得令,属下这便去准备!”



大聪明激动坏了!登州这边他早就待着淡出鸟了,想早点回汴州,看中原大地,各方势力会如何鏖战。



金戈铁马,气吞万里,何等波澜壮阔!



总比在登州这边数海鸥要强啊!



作为方重勇的贴身文书,大聪明也知道:安守忠与李怀光已经出局了,李宝臣看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5)

章节目录

盛唐挽歌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携剑远行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携剑远行并收藏盛唐挽歌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