廷的兵马,西南有潼关,东南有洛阳,都有朝廷的兵马,可以互相支援。



如今安守忠授首,李怀光殒命,已经没有什么大战恶战要打了。



李宝臣将这个地方让他儿子混军功是正常的,反倒是让马将军跟他儿子换防,很不正常!



有军功,李宝臣自己拿着便是,他高风亮节送给马将军,这有可能么?”



孙志直言之凿凿说道。



有些人说话为什么能够说服别人呢?就是因为他们常常能说到点子上,直指人心。



马璘的部曲,来源都是关中人,算是关中天龙人的嫡系。而李宝臣是外来户,士卒也多半是关中以外的人。



李宝臣不出手收拾马璘,便是考虑到政治平衡与自己的事业大局。但不收拾已经是极限了,指望李宝臣对马璘掏心掏肺,十分关照,那是不可能的。



这不符合最基本的政治原则,也违背了人性。



道不同不相为谋,不是一个圈子的人,利益就不可能一致。



就算李宝臣是个傻子,真这么做了,马璘也不敢相信啊!



所以,李宝臣这份军令,在孙志直看来十分可疑。



要么,河阳三城将会遭遇重大变故,比如说迎来强敌,爆发恶战之类的。



李宝臣想送马璘去当替死鬼!



要么,则是李宝臣要谋取蒲州,需要把马璘的部曲调离关中。



二者里面总有一个是真的,甚至两个都有可能是真的。



换言之,在李宝臣看来,关中人只要知道他能打就行了。最好马璘是个草包,什么也不会,这是最好的。



否则,李宝臣能干的事情,马璘若是也能干。那关中天龙人,为什么要指望宝臣大帅的保护呢?



想明白这些细节,马璘后背瞬间湿透了,全是冷汗!



这份调令,只怕是……不怀好意啊!



马璘心中阴搓搓的想道。



然而拒绝也不好拒绝,因为李史鱼在华阴,管着粮仓,负责调拨粮秣。一旦马璘不听军令,马上断粮,然后以宰相的名义罢免马璘的官职。



那时候,要不就鱼死网破,要不就认栽,马璘可以选的路子也不多。



这支军队,是“朝廷”的军队,而非是他的私军。真要闹起来,马璘不占理。



“孙将军,你有何良策?”



马璘面带愁容问道。



“马将军修书一封,就说黄河浪急,时不时还能见到浮冰,乘船有些危险,走水路实非良策。



不如走轵关,陆路安全。



大帅既然已经平定洛阳,末将晚几天也不打紧。”



孙志直嘿嘿冷笑了一声,接着说道:“倘若李宝臣杳无音信还好说,他若是再写信或下令催促,则必定有诈!马将军东行走慢点,少带点人。末将以为,李宝臣就是想控制蒲州!”



潼关已经在李宝臣的控制之中,若是蒲州也被控制,则关中通往东面的入口已经被堵死。



李宝臣是想做什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5)

章节目录

盛唐挽歌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携剑远行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携剑远行并收藏盛唐挽歌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