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庭望走出开封府衙的时候,已经是满天星斗。夜里的冷风一吹,他有些混乱的脑子稍稍清醒了些,心却更加冷了。



方清不在,银枪孝节军主力去了登州,如今汴州无兵可借。



为之奈何?



李庭望不知道,但是他心里清楚一件事:安守忠大概是挡不住控鹤军的。



更别说,还有关中的兵马在潼关虎视眈眈。



李庭望年轻的时候,听说过很多传奇的故事。像什么霍去病五百骑兵大破匈奴,犁庭扫穴之类的。



他那会时常感慨生不逢时,少年意气风发,我上我也行。



结果人到中年却发现,自己干啥都不行!



本来仰人鼻息来汴州借兵,就已经是很丢人的事情了。更丢人的是压根就借不到。



李庭望回到开封城外驿馆,屏退亲兵,一人独自在桌案前沉思。



前路漫漫,他要好好的想一想。



“这洛阳是不能回去了。”



李庭望叹了口气,自言自语了一句,



比起办事本分的韩游瑰,他的心思要复杂不少。洛阳军内部,也远不如控鹤军团结。



控鹤军虽然在外人看来,如无家可归的野狗一般,鄙视这些丘八的人很多。



但是控鹤军内部凝聚力还是很强的,他们自己也知道,离开控鹤军,天下哪里都容不下他们。



就凭这些丘八们在长安办的那些事情,便很容易成为他人祭旗的祭品。



不抱团不行。



李庭望显然不想跟安守忠一条路走到黑。



二人原本出身就不一样,能够共事,也不过是当初机缘巧合,被皇甫惟明安排在一起互相制衡。



他立刻提笔写了一封信,等墨迹干了以后,将其交给亲兵说道:“你回去通知一下安大帅,就说借兵的事情不是很顺利,具体如何,李某已经在信中有详细叙述。”



李庭望故意语焉不详,就是不想亲兵多事。



等那亲兵揣着信离开驿馆后,他这才松了口气。



洛阳什么的……还是不要回去了吧。



李庭望心中暗暗想着。他在信中已经说了,汴州那边不肯借兵,方清不在,其他人百般推脱,此事他正在积极筹谋。



至于要筹谋多久,怎么筹谋,最后结果如何,办不成以后怎么办。



李庭望一个字都没写,反正一句话:老子正在外地办事呢,你不要催!



然后,他就可以在汴州安心的等着,等洛阳那边的战局分个胜负出来,再决定后面要怎么办。



如果“事不可为”,那就……懂的都懂,对吧?



“方清英雄了得,足智多谋。如今正值河北多方鏖战,邺城与洛阳皆不太平。



方清这个时候,怎么就带兵去登州,要去渤海国插一脚呢?



难道渤海国比汴州的利益还大么?”



李庭望陷入沉思之中,总感觉这件事没有表现出来的那样简单。可是他除了探查汴州的军情,探查汴州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5)

章节目录

盛唐挽歌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携剑远行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携剑远行并收藏盛唐挽歌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