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惟诚为人比较敦厚,在军中有人望,能服众,但次子李惟岳才是嫡子。如果没有进关中,类似的情况似乎问题不大。没有称帝,继承人问题没有那么明显。



可是如今看来,李宝臣的情况似乎也不是很乐观。



李史鱼带着李惟诚去了大明宫内一处僻静的居室,命亲信守在门外。



“李相公,可是要出征了么?”



李惟诚有些疑惑的询问道,李史鱼不是多事的人,如果不是急事,不会来传唤他。



“正是如此,明日本相即将前往华阴县。李大帅……可还在修道?”



李史鱼面色纠结问道。



“目前还在,十头牛都拉不回来。”



李惟诚摇摇头,他也是一肚子苦水。宝臣大帅是会打仗的,但是李惟诚会不会,他的能力没有经过检验,大家心中都没底。



这对于军心士气而言,是一个很大打击。



“这样吧,你随我一同去东明观吧。”



李史鱼叹息道。



李惟诚没有多说什么,给对方披上一件大氅,二人步行前往东明观。白皑皑的雪地上,留下了他们的脚印,一深一浅的。



临近春节了,长安街面上都没什么人。即便是有,也是行色匆匆的模样。如今的长安,早已不复当年的繁华。



表面上的架子还在,街道还是那么宽阔,一百零八坊依旧是星罗棋布,依旧是气势恢宏。



但冷清与萧条,却连傻子也看得出来。如果人没了,城要那么大又有什么用呢?



“本相早年间来长安科举,屡试不第,因为找不到权贵当靠山,每次都是看别人中第,其间滋味,不言自明。



而今,长安却连科举都开不起来了。



韦坚虽有心开科举,但他背后那些人,却不支持如此,你以为如何?”



李史鱼问了李惟诚一个很奇怪的问题。



“那些人为何不愿意开科举呢?大唐开科举已有百多年了啊,又不是什么新东西。”



李惟诚好奇问道。



“你坐久了,就知道还是躺着舒服。如果躺着就可以做官,谁还愿意站着做,甚至是忙前忙后呢?”



李史鱼哈哈大笑道,只是这笑容有些意味深长,李惟诚看不懂。他的心思此刻全在出兵上,盼望着他爹李宝臣这次可以“认真一点”。



东明观距离大明宫并不是很远,二人直接入内,在一间静室里,看到身穿道袍,拿着拂尘的李宝臣,正在床上打坐。



他闭着眼睛,嘴里念念叨叨的不知道在说些什么。



反正李史鱼是没听懂的。



看起来,李宝臣现在已经跟一个真正的道士没有什么区别了。



当然了,在大唐,至少是贞观以后的大唐,所谓“道士”和“女道士”,“和尚”与“尼姑”,不过是一种身份罢了。



关键还是看个人怎么想。这不过是一张皮而已,随时可以换。就算李宝臣现在要当和尚,也可以立马执行,无缝对接。



“你们有何事?不要打扰贫道的清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5)

章节目录

盛唐挽歌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携剑远行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携剑远行并收藏盛唐挽歌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