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面对这样的情况,刘文喜一时间不知道应该怎么安慰车光倩。



要知道,此次战役可是事关车光倩晋升淮南节度使的呀!现在看来,扬州大概是去不成了。



其实这样的结果,车光倩早就有所预料了,他坐海船奔袭华亭县的时候就知道,所谓义军的战斗力,比他们原本预想的要差很多。



车光倩的计划,都是奔着把义军当官军在打。实际上,由于义军组织度和士气存在很大问题,所以很容易出现“一哄而逃”的崩盘局面。



基本上就是一退下来就止不住脚步了。



“罢了,以车某之见,我们应该会镇守杭州,顺带剿匪。”



车光倩叹息说道,他也明白,这次虽然没打败仗,但是把事情搞砸了。



依照方重勇平日里办事的风格,那肯定是“谁搞出来的烂摊子,就由谁来收尾”。



所以接下来,应该就是在杭州这边,成立浙东观察处置使,然后实行军管,长期平叛。



“叫人去布置酒宴吧,晚一点,何昌期那帮人要带兵来此修整的。”



车光倩面带惋惜的说道,淮南节度使的职位飞了,说不心疼是假的。



“末将……这便去办。”



刘文喜应和了一句,同样也是一副无精打采的模样。



……



针对战场上的突发状况,方重勇果断出手,提前进行战略合围!



何昌期带兵走海路,在盐官登陆,大军直扑杭州。



他们在杭州以北,与袁晁军主力遭遇。



由于袁晁军中收容了很多从苏州那边退下来的乱兵,影响了整体士气,因此与何昌期所率银枪效节军为主的官军精锐接触后,几乎是一触即溃!



一部分贼军向西,撤往湖州负隅顽抗;一部分撤往会稽,还有一部分,死于乱军之中。



余杭与西陵的贼军,士气也跟着崩溃,直接开城投降。不信任官军的,直接逃走,不知所踪了。



杭州附近的村落可遭了秧,大量不成规模的贼军席卷而来,抢了东西就跑,甚至不缺杀人放火丧尽天良之辈。百姓们纷纷躲进山林,地里已经成熟水稻根本无人收割。



当然了,还有小股的贼军在四处流窜。



有一部分贼军,向西走于潜,逃亡歙州,跟叛贼方清部合流。有一部分贼军南下婺州(浙江金华)后,担心被抄后路,于是走山路进入括州(浙江丽水)的山林。



原本袁晁麾下的军队,都是集中且成建制的。经此一役后,如同一个核桃被锤子锤散,分成了两个大块和十多个小块。



两支数万人的贼军残兵,分别在湖州和会稽抱团,负隅顽抗。而其他的贼军,多的一两千人,少的不过数百,在会稽以南诸多州县流窜盘踞。



就这样,江南平叛作战第一阶段结束。



要说这一仗赢了还是输了,那肯定是赢了。不仅获胜,甚至可以说是大获全胜。



可是在方重勇看来,没有将贼军一网打尽,是此战最大的遗憾。



战后论功行赏,车光倩被封为浙东观察使,杭州兵马使,总揽杭州和杭州以南五州,即越州、明州、台州、温州、括州的“剿匪”事宜。至于民政,自然朝廷会派人来协助他。



虽然管理的地盘并不算小,但和淮南节度使比起来,那就差了不止一个档次了。



毕竟,现在的杭州,远远比不上唐末时大规模开发太湖,大规模修筑河堤以后繁荣,而且还刚刚经历了战乱。



其治理难度可想而知。



不仅如此,将来还要剿匪,想想都会脑阔疼!



但要说没有封赏,却也是冤枉方重勇了。



车光倩现在担任的这个职务,无疑比之前管理登州要大了许多。



方重勇对于“绩效”的考核,可谓是公正又严苛。什么该给什么不该给,那真是算得明明白白。



战役第一阶段结束,官军还来不及大规模去清理地盘,方重勇就秉持着“趁你病要你命”的态度,快下达军令,开启平叛第二阶段。



也就是斩草除根的阶段,绝对不给贼军休养生息的机会。



根据方重勇下达的军令,王难得部带兵攻长城县,挤压袁瑛麾下贼军的生存空间。而何昌期则是带兵攻湖州南面的武康、临溪等地。



作为主攻,将贼军驱赶到湖州城内。



两军汇合后,围攻湖州!



而车光倩与刘文喜,则是急攻会稽,不给贼军调整部署的时机。



随着战役第二阶段拉开序幕,袁瑛麾下的贼军很快便被合围在湖州城内,困守城池不能动弹。



而会稽的贼军,由于没有人领导,各部谁也不服谁,被车光倩打得大败。贼军一退再退,接连丢失会稽、余姚、慈溪等地,最后不得不退到台州宁海。



带着数十骑逃亡老家台州的袁晁,最后跑到起义最开始的台州临海指挥调度,并在此收容溃败的贼军,打算重整旗鼓。



袁晁得知官军已经打到宁海附近后,他连忙带兵到宁海布防,总算是稳住了局面。



淮南和江浙那边的战况,传到了汴州这边,可把天子李璘给急坏了!



如果有用的话,他恨不得天天给袁晁烧香拜佛,希望这位贼军统帅能够大发神威,教训教训方重勇。



事情怎么会这样呢?方重勇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盛唐挽歌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携剑远行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携剑远行并收藏盛唐挽歌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