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没有必要去考什么科举的。对于这种“前任”官员,朝廷都有特招,需要弄明白的是背景身份与立场,能力反倒是其次。



“嗯,元载曾经是李琩的亲信,帮助他镇守东都洛阳,担任东都留守判官。皇甫惟明夺取洛阳后,元载便不知所踪,似乎也没有去关中,应该是躲起来了。



没想到他竟然会来汴州考科举。”



严庄一脸困惑说道。



其实这次科举,严庄便已经发现有好多人,都是从前的官员。只不过因为各种原因,或许是当年站队有问题,或许是政绩不甚突出。



都是借着这次科举的机会将自己“洗白”,从头开始。



类似的事情,方重勇当年科举后面那一届,就有两个曾经中过进士并且还当过官的人,再次参加科举,并且考上的。



士人阶层,为了当官,那真是削尖了脑袋,各种招数层出不穷呀。



“卷子给本官看看。”



方重勇向严庄伸手说道,后者将手里元载的卷子递给他看。



这不看不要紧,一看之下,方重勇倒吸一口凉气啊!



元载在卷子上写道:



大唐的四分五裂,便在于财政的崩溃。这个情况,其实开元年间就已经逐渐暴露,只是一直无法解决。



要想让大唐恢复荣光,那只能加强财政。没有钱,什么都是虚的。一切举措都要围绕着搞钱进行。



一方面,要让官府可以收到更多的税;另外一方面,也要让百姓赚更多的钱,同时让更多的人交税。



全面废除租庸调,实行两税法。将商税和地税,以及盐铁专营,上升到政务最重要的位置。尤其是那些从前不交税的权贵们。



不仅要用铁拳打得他们交,而且还要多交!



洋洋洒洒一套组合拳,元载在卷子里将搞钱的法子描绘得明明白白。



怎么说呢,这是一个很合格的皇权打手啊。



方重勇在心中暗暗感慨道。



然后他在卷子上画了一个圈。已经有四个圈了,唯独刘晏没画。



“刘尚书,理财这可是你的专长啊。莫非你是瞧不上元载的理财之策?”



方重勇指了指元载的卷子,揶揄刘晏说道。



“官家,此人急功近利。他若是理财,那是要对百姓敲骨吸髓的。



他说的那些,下官并非不能做,而是要顾及民生,不能说为了给官府敛财,搞得民间一潭死水,商贾们都死绝了。



元载是个大才,但是官家用他有风险,所以下官不能同意。”



刘晏对方重勇叉手行礼道。



“嗯,言之有理。”



方重勇依旧还是将卷子放到了“合格”的那一边,没有因为刘晏的说辞而将元载干掉。



民主就是放权和分权,既然事前说好了,等同于“一人一票”,那么这个“赞同权”,就不能凭个人喜好而当做不存在。



方重勇麾下文人与武将,都能拧成一股绳,奉他为主公,便是因为他平日里办事公道,有理有据有信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3/5)

章节目录

盛唐挽歌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携剑远行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携剑远行并收藏盛唐挽歌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