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


岑参面色淡然说道。



他这个话似乎有些深意。现在方重勇是没有恶意,那以后有恶意会怎样?



这种事情可不敢往深处去想了。



高适拆开信,一字一句看了起来,看得很慢。



方重勇在信中说:



如今天下分裂,李氏宗室的正常传承,已经断了。真要说起来,也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但是百姓还是要生活,特别是淮南的百姓,已经习惯了安定,让他们生灵涂炭,何等的残忍。



盛王你现在的处境也很微妙,如果幕府官僚和淮南各州刺史问你,现在你是奉谁为朝廷正统,你要怎么回答呢?



关中李宝臣之流,是从皇甫惟明手里继承的权力,你不会奉他为正统吧?



所以现在方某人也给你一点小小的建议,那就是奉李璘为正统,而我这个天下兵马大元帅,则可以在此保证淮南不会面临兵祸。你还是继续当伱的淮南节度使,只要对外发檄文,讨伐李宝臣之流就行了。



朝廷的科举,如今也对淮南百姓开放,科举选拔出来的官员,你也可以向朝廷申请,派一些人过来,到地方州县上打理政务。



淮南的赋税,你按照开元时期的规矩上供,送到汴州就行了。当然了,不必如从前那样,向皇宫大量输送绢帛。



如此一来,你不必担忧治下的问题,朝廷也不会对淮南道敲骨吸髓一般的压榨。如若不然,即便方某不派兵进入淮南,难道你就真能长期守住扬州吗?



须知匹夫无罪怀璧其罪的道理呀,希望盛王你好好的思虑下。



正统大义没有商量的余地,但淮南向朝廷缴纳的税负,如果你觉得高了,还可以再商量商量。



将信看完,高适一时间竟然不知道该怎么跟李琦去解释。他只好将信递给李琦,后者看完了以后,又给来瑱看。



偌大的书房,陷入鸦雀无声的静谧之中。



“岑兄,事关重大,不如你先回驿馆歇息,明日再来王府如何?”



高适轻声询问道,语气相当客气。



“这是自然,那岑某告退。”



岑参对众人行了一礼,随即施施然的退出了书房。



等他走后,书房内众人面色都有些难看。



因为今年夏天,浙江台风,把沿海州县席卷了一遍。之后,台州大疫,当地州县又拼命征税。台州胥吏袁晁在唐兴县(浙江天台),杀官造反揭竿而起!



淮南道北面是河南,南面则是江南东道,也就是袁晁造反的地方。



现在起义军势如破竹,大有席卷江东之势!



为什么起义会发展得如此迅猛呢?



一来,是大唐的统治核心,向来远离江浙。二来,则是如今的大唐,长江以北都是四分五裂,再也无法形成一呼百应的向心力。



发生那种“一人反,继而人人皆反”的事情,也就不足为奇了。



很显然,方重勇是个消息灵通的人,也是看到了李琦的软肋。



你现在还不打算抱大腿?



你再不抱大腿,怎么能断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5)

章节目录

盛唐挽歌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携剑远行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携剑远行并收藏盛唐挽歌最新章节

JJ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