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局面,也没有那个心情,蜗居一域苟延残喘。



颜真卿之所以投奔颖王李璬,那便是因为李璬还是一个实权宗室,没有被底下的军头架空。



但是,这里头其实是有一件很矛盾的事情,高适看到了,很多人却没看到。



如果皇帝不能打,那么自然要依靠手下的强人,而且是政治军事一把抓的人。不如此,无法平定天下,削平不服。



然而手下如果真出现这样的人,那便是下一个方清,同样会将李璬架空。



换言之,李璬目前还能掌控住荆襄的局面,不是因为他很强。恰恰相反,这只是说明他手下一个能打的也没有!



起码是没有那种独当一面的人物。



高适看李白的模样,就感觉有些奇怪,这位早就跟随了当初的永王李璘。



难道李白还看不出,如今的李璘只是个傀儡而已?



又或者,他已经转变了立场,投靠方清了么?



“太白兄,有话可以直说,不必顾忌。”



高适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伪帝李璬欲东征扬州,得江东与淮南之地。



盛王殿下便首当其冲。



陛下得知此事后,欲派兵加强淮南防御,入驻寿春,以抵挡伪帝叛军。



此事虽为公务,但李某来扬州后,得知高老弟在盛王幕府之中。便先与你通气,探一探殿下的口风。”



李白大言不惭的说道,这些话他和他夫人宗氏,在出发前商议了许久。



盛王李琦,那是基哥册封的。让他来淮南当节度使,也是基哥任命的。



既然基哥不在了,那么继任的太子李琩,也不在了,所谓“正朔”也断了。



所以,如今起码有三位基哥的皇子自行称帝,傀儡皇帝李琬,傀儡皇帝李璘,以及近期刚刚称帝的颖王李璬。



在没有“正朔”存在的情况下,某种程度上说,他们也都是各说各有理。



只不过对于李琦来说,他们三个当中任何一个,都无法作为自己效忠对象。



按理说,李琦应该也称帝,才能名正言顺的护住地盘。可是,淮南没有那么多军队,当地人,也感受不到战争的威胁,更没有人会支持李琦自立为帝。



换言之,李琦虽然名义上管理着淮南道十多个州,但实际上,他只是在扬州有一个幕府,麾下军队一部分在寿春城屯扎,一部分在扬州屯扎。



仅此而已。



淮南各州刺史,都是在各守一方,蝇营狗苟,得过且过罢了。



那些人认为,有李琦这个淮南节度使顶着也好,反正要死他先死。



然而一旦李琦“倒行逆施”,想要“奋斗”,那么这些刺史则未必会买他的账!



当初方重勇入主宣武镇,在手握雄兵的情况下,旗下六州尚且经过了一番大换血,还不断跟李璘麾下势力博弈。



废了老大劲,这才把十多个州的资源整合起来。



但检地令一出,照样是大规模叛乱。



李琦何德何能,可以将淮南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5)

章节目录

盛唐挽歌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携剑远行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携剑远行并收藏盛唐挽歌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