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样的,一个家徒四壁之人,若是把自己洗得干干净净,穿着精美的绫罗绸缎,大摇大摆的走在街上。



那么会不会有人以为他家财万贯,吃穿不愁。甚至会有人主动凑过来,邀约他合伙做生意呢?”



方重勇又抛出了一个问题。



刘晏再次点头说道:“人之常情而已。”



“你看,我们开科举,说明我们认为自己是正统,我们有一统天下之心,我们愿意接纳各方人才。



外人看到这些,就知道我们一定会是笑到最后的人。



因为只有那些认为自己可以活到最后的人,才会去做这些短期内没有什么收益的事情。



看到这些以后,那些外人便愿意相信我们,投靠我们。



李宝臣不开科举,我们开。外人看到这个,就会认为我们是正统,而他不过是个篡位的丘八。



包括开常平仓,建伎术学院,开科举,甚至是武举。这都是正儿八经的国家才会办的事情。



在外人眼里,我们便是立志扫平天下之人。



这些事情我们办了,汴州这边就是都城,我们统辖的地方就是国家的边界。



长安虽是旧都,现在却啥事也办不了,那么它也就不再是都城。



道理就这么简单。”



方重勇一脸淡然的说道,似乎觉得这些事情是理所当然的。



有些道理,只是隔着一层纸,让人觉得好像有又似乎没有,以至于拿不定主意。



谁都不去没点破的时候,好像就是那么回事。



然而一旦有人点破了,那么残酷的真相,就会赤裸裸的摆在人们面前。



国家构建中最重要的部分,永远都不是国土,不是山川河流,更不是国都,边境什么的。



而是人。



只有人才是最重要的,排在首位的,什么事情也没有人重要。



没有人的土地,就不存在什么国家。是人构成了家国天下,而不是国家在制造人。



聚集最多人的地方,就是都城,否则,就只能叫“遗迹”。



而所谓的“正统性”,来自于国家机器的完善,来自于对治下百姓的掌控与服务。



军队是国家机器的一部分,却不是全部。



方重勇不想跟颜真卿这样的大儒辩经,争论什么才是国家正统,去争论基哥的哪个皇子才是称职的。



他只知道,我把一个正常国家该有的东西给配齐了,让它运转得更好。那么,即便是“假的”,最后也变成“真的”了。



换言之,如果一个政权,不能把正常国家该有的东西配齐,那么“真的”也会逐步沦落成“假的”。



就好像宝臣大帅,因为支撑不起长安城内那庞大臃肿的官僚机构,所以让李史鱼进行“减肥运动”,砍掉大量已经没有政务要运作,人浮于事的衙门。



然后重新根据需要,打造必须的衙门,重新运转改造后的中枢朝廷。



这便是从一个正儿八经的国家机器,慢慢跌落成草台班子的过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4/5)

章节目录

盛唐挽歌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携剑远行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携剑远行并收藏盛唐挽歌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