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脸上刺字这种幺蛾子,乃是个人意愿,不是方重勇可以禁止的。



“家中分田了么?”



方重勇看着眼前这两个脸上刺字的士卒询问道。



“分了分了,洒家这条命都是大帅的!”



另外一人殷勤说道。



“去吧,本帅永不忘记你们的忠勇。”



方重勇摆了摆手,这两个银枪孝节军的老卒才欣然退下。



“大帅,这是军中老卒对您的爱戴之心,禁是禁不了的啊。”



何昌期小声说道,生怕方重勇让他也在脸上刺字。



“罢了,此番李光弼出征寿州,你怎么看?”



方重勇无奈摇头,转换了一个话题询问道。



“寿州?挨着亳州那个?在南面的?”



何昌期想了想,终于回忆起寿州在哪里了。



“拿下寿州不是手到擒来么?”



何昌期不以为然的说道,似乎一点也不觉得是什么问题。



方重勇心中暗暗揣摩:还是得为李光弼兜个底。连何老虎都觉得打下来很简单,到时候搞不好就会栽跟头的。



至于银枪孝节军老卒刺字的问题,实际上是他宣布执行“官兵平等”原则引起的应激反应,随他们去就是了。



只要让正规军与田产挂钩,他们便不再是浮萍,不是哪个将领随便一忽悠就走的穿军服暴徒。



至于军中能不能做到官兵平等,那是另外一个问题。如果方重勇都不提出来,那么军中阶层分级只会更加顽固。



告诫何昌期要好好训练部队,大军随时都有可能开拔以后,方重勇叫来李筌,二人在府衙书房里商议军改的大事。



方重勇将自己在纸上画的图案递给李筌,然后指着这张纸说道:



“战阵之上,一旦遭遇挫折,兵不识将,将不识兵的情况很可能会发生。



一旦建制打散了,就没办法再组织起来。



本帅以为,现在起便要颁布军衔制度,在军服的肩膀,领口袖口等位置,绣上对应的领章肩章。



是什么级别的军官,便可以通过领章肩章直接识别。”



听到这番话,李筌先是露出一种迷茫错愣的表情,随即又恍然大悟,拍案叫绝!



军衔制度,在中国古代,自西周开始就不新鲜了。所以李筌一点也不感觉奇怪。



但有军衔是一回事,一眼就能看出军衔,则是另外一回事了。



唐代,很多时候是通过武官军服上的细节,又或者是头盔上插着的羽毛款式来判断的。



军中一直都有这方面的需求,只不过都是因陋就简的应付着。



然而,有件令人不知所措的事情是:同样是唐军,不同队伍里的指挥系统,是完全不一样的!



也就是说,指挥体系本身,是带着这支军队的强烈烙印,有着不可替代性。



再说明白一点,就是大家都是按照自己怎么舒服怎么来的方式,以构建指挥体系。包括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5)

章节目录

盛唐挽歌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携剑远行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携剑远行并收藏盛唐挽歌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