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原本今年是不打算对外用兵的,但颜真卿在信中说李璬麾下“带甲十万”,实在是有些哈人。



不管是真是假吧,料敌从宽必须要出重拳以震慑。



“这些,右相与诸位爱卿商量着办吧。朕授予你专断之权。”



李璘言不由衷的说道,语气很是勉强,已经准备溜号了。



继续留在这里,又有什么意思呢?



只能看着方重勇指点江山,而自己插不进一句嘴。还不如眼不见为净。



“恭送陛下!”



方重勇大喊了一声。



“恭送陛下!”



他身后群臣齐声高呼道。



李璘啥也没说,在高尚的陪同下离开了汴州府衙。反正李璘也不觉得有啥尴尬的,他没有处理政务的能力,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只要他不尴尬,那么尴尬的就是别人。



等李璘走后,众多大臣才松了口气,心中暗暗嘀咕:碍事的人终于走了。



“都说说吧,李璬称帝的事情,该怎么处理比较好?”



方重勇一屁股坐在刚才李璘坐过的位置上,一点也不避讳。大堂内众人对此一点感觉也没有,好似已经习以为常。



“右相,下官建议,出兵寿州,扼守淮南道与山南西道之间的通道,并且可以威慑淮南,为夺取扬州铺路。



况且寿州与亳州、颍州毗邻,粮秣补给不成问题。”



李筌出列,对方重勇叉手行礼说道。



新组建的“枢密院”,便是专门制定军略,专门干这活的。而从前“三省六部”中的兵部,职能进一步被架空,已经丧失了参与军务决策的权力。



作用越发偏向后勤保障与日常账册管理。



枢密使是由方重勇兼任,李筌这个枢密副使,是实际上管理枢密院的人。



“寿州治所寿春城,其城池高大,易守难攻,谁可胜任?”



方重勇环顾众人问道。



“可让李光弼领兵攻寿春。



如今盛王李琦担任淮南节度使,高适为参军,来瑱为淮南节度副使,寿州兵马使。



我们可以先礼后兵。



既然李璬没有跟我们正式翻脸,那么我们也不必现在就跟他翻脸。”



严庄对方重勇行礼建议道。



延王李玢、济王李环、义王李玼还在河北幽州,目前已经落入史思明之手。很难说这位“霸总”,会不会也学方重勇,玩一出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戏码。



因为长安丧乱的缘故,不少宗室子弟都外放各州,处于那种“不吭声”的割据状态。不发檄文,一旁观望,谁得势他们就拥护谁。



治下一州或数州,跟个土皇帝一般,日子过得潇洒自在。



倒也不能说颜真卿的信是在胡说,对方描述的现状,及未来可能的发展,确实有那么几分道理。当然了,文人喜欢道德绑架,也是基操没什么好奇怪的。



“那就先礼后兵,若是劝说李琦不听,那便叫李光弼带兵攻取寿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3/5)

章节目录

盛唐挽歌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携剑远行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携剑远行并收藏盛唐挽歌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