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位跑腿士卒老老实实的说道,将李光弼要他带的话一五一十的带到了。



“去吧,告诉李节帅,就说本帅知道了,给他记功。”



方重勇从桌案抽屉里面,拿出一张面额为“一贯”的盐引,将其交给那个跑腿的亲兵。



对方先是一愣,随即大喜过望!千恩万谢的离开了,连走路都带着风声!



两世为人的方重勇很明白一个道理:对于上层而言微不足道的一点“零花钱”,对于基层士卒而言,往往就是几个月的酒钱,够他们高兴好一阵子了。



而且让自己慷慨的名声在基层流传,有助于稳固军心。



“原来那些人是想打河西军的主意啊,那就难怪了。”



方重勇若有所思的自言自语道,已经想明白了前因后果。



他此前一直百思不得其解,现在看李光弼送来的两颗人头,瞬间就懂了。本地那帮世家大户的阴人,怎么可能指望他们临时拼凑起来的杂鱼呢?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并不是只有方重勇会用。



但是那些人没有料到的是,李光弼是真的够狠!



他居然没有提前派人来跟方重勇通气,实际上,这也是为了避免消息泄露。谁知道开封这边,有没有人跟那些世家大户互相勾结呢?



消息一旦泄露,鱼就会跑。



所以李光弼干脆将计就计,打着援军的旗号背刺!事先不打招呼,见面就是一刀。



不得不说,李光弼确实是能做大事的人。



很多时候,同样一件事,会有一体两面的情况出现。



没错,李光弼确实是带着河西军来汴州不久。这样的人,这样的军队,并不能排除被收买的可能性。



他们起码不像方重勇麾下,银枪效节军之中走出来的那些将领,根本油盐不进,连收买都找不到路子。



但换个角度看,李光弼虽然是王忠嗣的义子,叫王蕴秀还要叫一声义妹。然而他也要向方重勇证明自己的“忠诚”啊。



初来汴州,要立足,更要混进更核心的圈子里面,不拿出实力和忠诚怎么能行呢?



遇到大事你不吭声不吭气的,这种来回摇摆的态度,最容易遭遇不测,被人排挤。



换句话说,李光弼非常迫切要拿这些大户的人头,去证明自己的“忠诚”。



等李光弼这一刀砍向收买他的本地大户,站队站稳了,那以后路他的路就走宽了,也能走得更快了。



这便是所谓的“忠诚不绝对,就是绝对不忠诚”!



站队可不是嘴上说说而已,那是要付出代价的。



站了一边,就要得罪另外一边,天下从来都没有既要又要的好事。



“给各部传令,让他们以防守和掠地为主,提着刀砍人的事情,交给李光弼吧。”



方重勇对李筌吩咐道,心中大定。他虽然不相信李光弼会反叛,但对方居然把事情做到了这个程度,则是他没有料到的。



………“得令,下官这就写军令。”



李筌点点头说道。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5)

章节目录

盛唐挽歌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携剑远行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携剑远行并收藏盛唐挽歌最新章节

J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