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又是朝会,只不过这次的议题很简单:就是为了确定太子的人选。



李璘坐在开封府衙大堂的主座上,坐如针扎。环顾大堂内的众多臣子,他忽然发现……怎么少了一部分人呢?



“右相,今日在场的大臣,似乎少了许多啊。”



李璘有些疑惑的看向方重勇问道。如今这位傀儡皇帝,因为各种事情被搞得有点神经过敏。



方重勇麾下那几个大将不在,也就罢了。



枢密副使李筌也不在,吏部尚书严庄也不在,甚至刚刚被提拔为“京兆尹”的汴州刺史元结也不在了。



这些人都不见了,他们去哪里了,去办什么事情了?



李璘感觉非常可疑。



“他们都有事情要忙,并不影响朝会。”



方重勇对李璘叉手行了一礼,淡然说道。压根就没有跟这位傀儡皇帝解释的意愿。



李璘之后轻轻点头,心中有种不祥的预感。



“朕欲立次子李儹为太子,诸位爱卿以为如何啊?”



李璘挺直腰杆,面色沉静说道。



其实他也不想自己提这一茬,可是他的那些幕僚和亲信,没有一个人愿意站出来提这件事。



无奈之下,李璘只得自己开口了。



为什么那些人都不愿意提呢?



李璘其实也没想明白,但高尚的说法是:没人愿意站在必输之人那一边。



“陛下,废长立幼,乃是取死之道,后患无穷。



皇长子李偒,仁而爱人,又是陛下未登基前的王妃侯莫陈氏所生,理应为太子。



微臣恳请立李偒为太子!立嫡立长!”



方重勇走上前去,直面李璘,义正言辞的驳斥道,声如洪钟!



李璘似乎对此早有预料,他摆了摆手说道:“李偒只懂兵事,不知治国之道……”



“治国有微臣辅佐即可,嫡长子继承乃是天经地义!陛下,宗法不可废!”



方重勇懒得跟李璘纠缠,直接搬出杀手锏!



你踏马不是老是喜欢强调宗法,来保证自己的合法性么?那么老子就咬死一点:李偒是嫡长子,是家族的继承人。



这样的人物,在夺嫡的时候,有着无可争议的优势,只要不是自己作死,那就是立于不败之地。



所谓嫡子,是经过一番“斗争”后众望所归的继承人,放在皇权中的体系中就是太子。



所谓嫡长子,只是家族的继承人而已,可以继承家业,但不能天然继承“国统”。



嫡长子是天然的嫡子人选,但不能保证绝对就是嫡子,这里头有很多变数。



不过话说回来,李偒既然是嫡长子,那么只要获得了大臣们的支持,那他就是太子,绝对能够服众。



包括皇帝李璘在内,也说不出什么屁话来!



“陛下,立嫡立长,宗法不可废啊!”



看到李璘不说话,方重勇身后众臣,一齐出列,齐声喊道!



就连韦子春也在其中。



很显然,韦子春也不觉得方重勇的提议有什么问题。



如果这位方大帅要废帝自立,那他肯定第一个站出来反对,打不过对方,也要撞死在这朝堂之上。



但立嫡长子为太子,这件事貌似……并没有什么问题啊。



韦子春也想不出为什么要反对这个提议。



除了韦子春外,李璘麾下的另外几个幕僚,同样没有站出来表态。



顷刻之间,李璘感觉自己被世界抛弃了。



方重勇办事,就是顺势而为,他站在时代潮流的风口浪尖之处,呼风唤雨。



这是他的能力,但天下大势并不是按他的设想走的,而是他的想法顺应了时势。



所以在外人看起来不可匹敌。



方重勇手里有兵,却没有举着刀,逼着别人去承认一些不愿意去承认的事情。



这是因为他非常善于使用兵戈的力量。止戈为武,兵戈是用来稳固基本盘的,而不是用来盲目耗费气力的。



如果方重勇要其他人捏着鼻子,拥戴李仪为太子,那当然也是可以办到的。只不过那样人心不服,将来难免会有争议。



反而不如拥戴嫡长子李偒为太子,让所有人都无话可说。



“陛下,大势不可违。”



高尚不动声色凑到李璘耳边,压低声音说道。



这一局从一开始就输了,如果聪明的话,现在就别犟嘴,乖乖认怂,积蓄力量准备开下一局吧。



高尚在心中哀叹,遇到方重勇这样的对手,想赢他一局真的很难。对方并不是那种只是扛得动刀的大老粗,反而是权术手腕异常精妙,火候控制得恰到好处。



武斗你打不过他,文斗你玩不过他,这种情况让人有点绝望。



“那就……立李偒为太子吧。韦卿家,这件事让礼部速办。



退朝!”



李璘无可奈何的宣布李偒为太子,随即不耐烦的甩了甩衣袖,站起身便要走。



“请陛下在开封府衙暂歇片刻,陈留县不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

章节目录

盛唐挽歌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携剑远行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携剑远行并收藏盛唐挽歌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