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



试问今日大堂之中,又有谁会站出来阻止李璘立太子呢?



这个禁忌,起码在唐朝,是无人会触碰的。



“嗯,确实如此。”



李璘轻咳一声,掩饰内心的尴尬与紧张,这话说得有些言不由衷。



就好像很多人受到朋友邀请时,找了个蹩脚的借口,最后还说一句“下次一定”之类的废话一样。



他环顾四周,竟然找不到一个替自己圆场的人!



“既然是这样,请陛下告知我等,谁为太子?



无论是哪位皇子,总得有一人是太子吧?”



方重勇咄咄逼人,向前迈了一步,看起来不怒自威。



“这……”



李璘一时间语塞。



他本就不想立太子,现在被逼问到立谁为太子,这个问题要如何去回答呢?



高尚在一旁着急,却又不方便发表看法。他作为宦官,要是此刻开口,被人找由头打死在这大堂之上,也不是什么难以想象的事情。



此时此刻,也只能看李璘自己的了。



不立太子,是绝对不行的,但也可以稍微拖一拖时间。



在有成年皇子的情况下立太子,本身就是应有之意,会获得绝大部分中立立场的人支持。



方重勇提出立太子,就是站住了大义。再加上他手里有兵马,又有一帮文人为他摇旗呐喊。



李璘这个孤家寡人怎么抵挡得住?



看到李璘似乎有些左右为难的样子,方重勇对其叉手行礼道:



“陛下,立太子之事,十分重要,关系国本。



即便今日不能决定,也不能老是拖着。微臣以为,三日之后,再来这里商议立太子之事如何?”



他随即往后退了一步。



今天可以不给答案,但是三日之后,必须要定出来太子的人选!



否则,就实在是有些说不过去了啊!



你不会真以为自己是实权皇帝吧?



方重勇已经是图穷匕见,不给李璘任何退路!



“如此,也好吧。”



李璘长叹一声,知道这次是不小心着了道,干脆认怂,等回陈留县以后再与幕僚们好好商议对策。



“朝会继续!”



高尚扯着嗓子大喊了一句。



“陛下,春耕马上要开始了,丈量土地正当其时。



由国家赎买土地,建立公田的法令也是箭在弦上。



微臣建议从明日起,便在治下州县进行检地,统计户口之事。



请陛下恩准。”



方重勇走上前来,将一封奏折递给高尚。



“赎买”土地的大活终于要上马了!这是关系到目前汴州的草台班子,还能不能继续往下唱戏的大事。



李璘也是面色凝重。



他明白,在这件事上,他跟方重勇的目标是一致的。



收不了大地主大豪强手中的土地,李璘自己也没好日子过!



他和方重勇的分歧,主要是这些土地该不该分给那些泥腿子。



既然最大的地头蛇荥阳郑氏已经服软了,那么这次赎买行动,就没什么事情好顾忌了。



直接亮刀子吧!不服的直接送全家上路!



“准了,务必要给朕狠狠的检地。把那些大户家中匿藏的土地,还有藏匿的户口,全都给检出来!”



李璘恶狠狠的说道。兴奋之余,却是看到高尚眼中无奈的目光,他才明白自己似乎是说了不该说的话。



于是便立刻闭口不言了。



方重勇身后一众臣子都看傻眼了。



很多事情,确实是可以做。



但是绝对不能说,更不能大肆宣传。



最起码不能由皇帝来开口。



比如说现在“赎买”土地的事情,就跟抢劫没有本质区别。只不过抢的主要是那些有田有钱,却无权无门路的大户。



无论怎么说,官府总得有官府的吃相。这毕竟是吞没私有财产呀,怎么能跟个土匪一样,抢到东西就不撒手呢?



李璘这个皇帝居然说出那样的话来,足以见得其政治素养很低。思维还没摆脱藩王的层次,远远达不到帝王的水准。



“陛下,微臣这里有事启奏。事关中枢官员的俸禄,各州县官员的收入,请陛下过目。”



刘晏也将奏折递了上去。



过场还是要走的嘛,毕竟李璘是名义上的皇帝。虽然官员俸禄的事情,方重勇跟幕僚早就已经定好了基调。



官员俸禄以财帛为主,实物为辅,伴随有隶属于官府的“官廨田”产出。



可谓是考虑了“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十分完备了。



这些规则,密密麻麻一大堆,李璘连看都看不懂,更别说这些俸禄发的合不合理,科不科学了。



果然,这位新帝王一看到这些枯燥的陈述,就感觉一个头两个大。



他随手将其放在桌案上说道:“就照此办理吧。”



紧接着,在场的大臣,一个接一个的将手中的奏折递上去。李璘啥也不懂,根本说不上话,事前也没有参与到政务的制定当中。



他感觉自己就跟一个提线木偶差不多,只能点头称是。



甚至韦子春说起在汴州建立“官舍”,开太学,并创建“德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盛唐挽歌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携剑远行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携剑远行并收藏盛唐挽歌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