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7章 我要把精力用在军事上



“终于到了。”



颜真卿翻身下马,看着眼前高大的潼关城墙,脑子一阵阵眩晕。



他已经不年轻了,骑马奔驰百里,让他的腰都快散架。但是情况危急,他不得不拼尽全力。



这是他作为宰相的责任。



大唐,不能在他手里倒下,无论局面多么困难,都要去争取最后一丝希望。



“某是右相颜真卿,还请带我去见潼关防御使高仙芝!”



颜真卿气喘吁吁的,对潼关城楼上值守的士卒喊话道。



很快,上面放下来一个吊篮,将颜真卿吊了上去。



颜真卿被人领到城楼的签押房,不一会,进来一个没见过的中年将领。



他一见颜真卿,就对其抱拳行礼道:“颜相公,下官马璘,现在代理潼关军务。长安那边情况如何?听说控鹤军哗变,圣人没有和您在一起么?”



啊?他们居然知道了?



颜真卿大惊失色,面前之人居然已经知道长安失陷的事情,他是怎么知道的?



颜真卿不能理解,因为他并没有派人来潼关通知此事。



于是他如实回答道:“这件事……一言难尽。但是控鹤军确实哗变了,长安也确实失陷了。天子崩于乱军之中,本相,本相无能,唉!无能啊!”



颜真卿一个劲的扼腕叹息,几乎到了老泪纵横的程度。



一旁的马璘面无表情,不但无法出言安慰颜真卿,甚至不知道该不该将高仙芝他们的决定,告知对方。



“高节帅人呢,本相有话想跟他说一下,他们已经出征了吗?”



颜真卿用袖口擦了擦自己脸上的泪痕,一脸正色对马璘说道。



“他们……”



马璘欲言又止,真的很不忍心,让这位为大唐操碎了心的宰相难过。但纸包不住火,这些事情颜真卿迟早还是会知道的,所以此刻马璘心中很是纠结。



“如何了?”



颜真卿有种不好的预感。



“他们今天一大早便离开潼关,前往西域了,您在路上没有遇到他们么?”



马璘轻叹一声说道,他也很无奈,高仙芝就是这样,很是随意的把潼关防御使的腰牌和鱼符,让给自己了。



然后啥也没说!也没有任何所谓的“官方手续”。



毕竟,长安都沦陷了,这官位虽然还不能说是个屁,但也跟屁差不多了。



“走了?他们如何要回西域?”



颜真卿大吃一惊!



高仙芝他们居然已经走了?



他们怎么能就这样丢下朝廷不管,招呼都不打一声就回西域呢!



颜真卿听到了最不希望听到的消息。



马璘将张光晟的事情,跟对方说了一下,又把高仙芝等人商议的结果,以及军中将士的意见也说了一遍。



本来高仙芝是安排剩下这些人去汴州的,但是他们都是关中本地人,所以不肯去汴州。



只有李嗣业带着五十骑去了。



将来,李嗣业会在汴州建一个类似于“驻京办”之类的机构,与西域保持联系。当然了,除了保持基本的联络外,也不排除会安排相关的贸易。



“颜相公,下官有些话不说不行。高将军他们,曾经在安西北庭很多年,麾下将士们,也都是那边的人。如今朝廷这副光景,他们不走,留在关中作甚?也请您体谅一下将士们的苦衷。”



马璘对颜真卿摊开双手,表示自己也无可奈何。当时他甚至说不出挽留的话。



马璘是关中本地人,他当然愿意留在关中,可是那些来自安西北庭的将士,他们的家乡距关中相隔数千里。马璘有什么资格去劝说别人留下来?



那些安西北庭的兵马,离家多年,转战多地,这几年却连毛都没有捞到一根,甚至还不如留在安西北庭当地种田呢!



这些人没有放手劫掠关中,已经是很有武德了。



“本相还想带他们去荆襄,支持颖王殿下入关中主持大局,没想到……高仙芝竟然已经走了。”



颜真卿摇摇头,随即站起身对马璘说道:“本相这便去将他们追回来!”



“颜相公,你是追不回来的。”



马璘连忙拉住颜真卿的袖口,不让他走。



高仙芝他们既然已经走了,就不可能再回头了!



“不试试怎么知道!国家危亡之际,总要有人站出来的。



本相不去追,还有谁愿意去追呢?”



颜真卿正气凛然说道,随即推开签押房的门,就要下城楼。



他对着马璘抱拳行礼说道:“马将军,本相先去找高仙芝他们,你先守好潼关。”



“请颜相公放心,下官一定不负嘱托。”



马璘也是对着颜真卿抱拳行礼。



颜真卿还是去追高仙芝的安西北庭军了,孤身而去,身边没有一个随从。



马璘在潼关城楼上看着颜真卿的背影,一时间心中五味杂陈。



很多事情,明知道做下去根本不会有任何意义,但却依旧有人不肯放弃,去做这些劳而无功的事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

章节目录

盛唐挽歌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携剑远行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携剑远行并收藏盛唐挽歌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