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8章 经典二打一



秋天是翻土的好时节。秋收完以后,农夫们并不能闲下来,他们还要翻土。这样可以让土壤在冬季有足够的时间进行风化,有利于第二年的播种。



这天一大早,方重勇就带着几个亲信,以及汴州本地的刺史等主官,来到田间地头观摩农夫们翻土。然后他就发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



大范围的撂荒,以及土地的密集耕种。



汴州运河附近的水系,都开发了灌溉系统。其他的一些地方,则是采取土地与水塘互换的“轮休法”。



土地宁可撂荒,也不耕种。



汴州的经济,并未遭受大规模战乱的破坏。这里的农业生态,还是从前的模样。可以说明很多基本问题。



当然了,这里的情况,跟初唐时设计的“租庸调”制度,显得完全不一样。



“汴州撂荒多么?”



方重勇询问元结道。



“多。”



元结言简意赅的回答道。



有些事情,是不方便说出来的,比如说他知道的一些事。天下还没乱起来以前,其实就有很多官员在洛阳郊外买地养老。



但是他们买了很多地,却只请几十个佃户打理。很多土地就直接撂荒了。



这也是土地轮休的需要。



粗放型的自耕农经济,以及广泛撂荒的小庄园经济,在大唐都是并行不悖的。



方重勇有点明白那么多流民是从哪里来的了。按他以前的想法,自耕农失去了土地,也就自然而然变成了佃户,只要地主不苛刻对待他们,他们又怎么会跑呢?



现在看来,情况远远没有那么简单。



这里涉及到世家专有的“精耕细作”与大面积撂荒的生产模式。



也就是说,世家大户们为了获得更好的收成,实际上需要在有限的土地内集中人力精耕细作,然后把多余的田撂荒积累肥力。



电视和小说里经常会出现皇帝动一动嘴皮子就天下大治的事情。可是方重勇在田间地头行走的时候,却总是感受不到这一点。



忽然,方重勇看到自己右手边,有个农夫正鞭打着老黄牛在犁地,拖着拖着,老黄牛居然走不动了!



那个农夫气得对老黄牛大吼大叫的,却又毫无办法。



“节帅,让,让他把后面的犁直接抬高就行了。”



众人正在面面相觑的时候,方重勇身后的大聪明居然插了句嘴。



“诶?真的吗?”



方重勇疑惑问道。



“是的节帅,这个直辕犁会越来越往下沉,越耕越深,到后面牛就拉不动了。



这个农夫在偷懒,应该有两个人劳作,另外一个应该在扶着直辕犁控制深度才对。



他们大概是以前没机会使用这种农具,刚刚到地主家做工不久的,使用还不熟练。”



大聪明胆子大了起来,说话也连贯了许多。



渤海国对于农耕的重视,比大唐要多得多。因为耕地少,所以只有贵族才能吃上米饭。对于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5)

章节目录

盛唐挽歌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携剑远行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携剑远行并收藏盛唐挽歌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