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候。



所以从现在开始到明年春天,会是长安粮价的高位期,正是抛售陈粮的大好时机啊!



“卖,一定要卖,甚至要趁早卖!



得知朝廷要出兵,一定会有其他人也跟风卖粮的!”



李琳一脸激动说道。



当统治阶层上下一心想要某件事做成的时候,几乎可以确定,官府一定会花费大力气去办。



打通运河,是对全长安,乃至整个关中都有利的事情。只看是谁得利更多罢了。



朝廷一定会推进下去的。



李琳与李瑀决定利用政策还未颁布的时机,提前动手捞一笔。



……



汴州府衙书房里,刘晏面无表情,将一迭书稿交给方重勇。这是宣武镇六州刺史,送过来的关于本州田亩的初步统计,刘晏再将其整理后的账目。



用一句话来形容,就是触目惊心。



这里的数据只有宣武镇治下六州的,至于原本是归天平军管辖的三个州以及东面靠海的登州和青州,因为本地官府还未完全掌控,所以统计数据暂时没有送过来。



其中自耕农所占有的土地,居然已经不到一成。



当然了,那种占地面积特别大的超级豪强地主也很少,他们所占有的土地,也是连一成都不到。



什么动辄仆从数万之类的大地主,那都是江湖传说,至少在河南是没有的。



其他的大地主,中地主,小地主,所占有的土地则很多。



这些人几乎占到了八成,妥妥的主流,其中自家田里,有几十个佃农在耕作的情况比比皆是。当然了,这些都只是粗略统计。



这种情况很有些出乎方重勇的预料,关中的大地主估计会有一些,河南这边倒是不太多。



不过仔细想想倒也正常,因为大唐一直在执行“非关中非边疆地区去军事化”的策略,关中以外的超级大地主,都是被严打的对象。



这种大地主大豪强,很容易振臂一呼就拉起一支队伍。他们的存在,实在是让关中豪强起家的大唐睡不安稳。



最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官衙所属的公廨田,已经沦落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程度。



“以前租庸调还在运转的时候,河南各州是怎么把税收上来的?”



方重勇一脸疑惑问道。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如今这个土地分配局面,还有国有土地被“归零”的现象,显然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



“下官以为,只要有运河,便可以收商税来补田租,应付差事不难。



交通不便的区域就难说了。”



刘晏笑道。



他为什么会这么说呢?



因为当年他在夏县当县令的时候,就是用这样的办法,在当地几乎没有收什么土地税。



这个办法刘晏能用,其他官僚自然也能用。



当初连郑叔清都用过呢!夔州本地直接把商税当土地税在“平替”。



“明年的两税,刘判官打算怎么收?情况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3/5)

章节目录

盛唐挽歌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携剑远行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携剑远行并收藏盛唐挽歌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