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0章 建国大业之暗流涌动



祭坛的选址与建立,百官人选的拟定,科举的新开与选拔规则,募兵的数量与分配等等一系列杂事,都需要方重勇亲力亲为来拍板,不敢有丝毫懈怠。



永王李璘登基称帝的日子,选在上元节那天,一切准备工作,都在紧锣密鼓中进行。



在李璘登基之前,方重勇还有一场奠定“新朝”根基的仗要打,马虎不得。



这天晚上,方重勇站在汴州府衙书房里,盯着墙上的规划图,凝视沉思个不停。他一直在为汴梁城的事情操心,哪怕到了夜深人静也没法停下来。



政治中心的必要性,对于一个割据势力来说,再怎么看重也不为过。占据长安或者洛阳,会成为众矢之的,无法安心发展,另起炉灶势在必行。



汴梁城改变的不仅是政治格局,还有经济格局。物流的便利意味着商品经济的覆盖区域也会大大提升,各州税赋转运的成本也会大大降低。



正因为重要,所以汴梁城不能马马虎虎随便应付了事。



按照规划,汴梁城的外城,需要周长四十里,才能将几条河流的主要渡口都囊括在内。而内城的规格,一般为外城面积的四分之一,而皇宫面积,又是内城面积的四分之一。



表面上看好像皇宫就是一座宫殿,其实已经比军事上比较常见,那种临时修筑的营垒大很多了。所需要的钱财与人力也不少。



李璘登基就好比是买新房一样,起码都有个毛坯房,也就是皇宫,才算是把事情糊弄过去。宣布登基就类比于买了期房,但房子还在建。



可以暂时不住进去,却不能一直不住进去,皇帝一直住州府衙门,那还叫皇帝么?



所以现在所有的压力全给到方重勇这边了。



“节帅,永王那边没有动静,休书倒是送来了。百官的名单,由韦子春代表永王过目,没有什么问题。”



严庄来到方重勇身边,低声禀告道。



李璘登基称帝是各方共识,在方重勇“敲打”过李璘以后,那边也没什么好说的了。基本上所有的重要职位,都是由方重勇的亲信把持。



“嗯,意料之中。”



方重勇将手放在背后,眼睛依旧是盯着墙上的地图。贾耽绘图的本事确实不一般,城池虽然只是描了个轮廓,但周边的地形却是绘制得很明晰。



至于李璘那边,屈服是必然,儿子离婚,儿媳改嫁这种事情纠结起来没意思,改变不了什么。



“节帅,李白志大才疏,让他去长安那边游说颜真卿,会不会……有些不妥?”



严庄面带迷惑之色询问道。



李白是什么德行,严庄感觉方重勇应该是最明白不过的,更何况他现在还是永王的亲信。



这种人能信任么?



“李白除了会写诗外,还有一个很厉害的本事。”



方重勇转过身,看着严庄说道。



“本事?”



严庄可不觉得李白除了写诗外,还能有什么本事。



“李白当然是有本事的,只是用法有些特别。罢了,这个无所谓了,反正他已经去关中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5)

章节目录

盛唐挽歌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携剑远行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携剑远行并收藏盛唐挽歌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