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27 作者: 携剑远行



第575章 话不能乱说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被方重勇威慑的心理作用,永王李璘对于开封城的印象很差,甚至可以说极为厌恶。



低矮的城墙,繁荣的商业,热闹的渡口,接踵摩肩的人群,都与李璘所期盼的“皇家威严”相去甚远。带着一股难以形容的市侩气息。



更可怕的是,这里是方重勇的老巢。他的亲信,家人,朋友,军队多半都聚集于此。



如果以后翻脸了,这些人足以将开封城控制得严严实实的,想想就让李璘后背发凉。



所以这位永王殿下的选择也很明确,他在接风宴上敷衍过一番后,便带着高尚和一众幕僚,离开了开封县,来到了开封县南面的陈留县暂住。



方重勇欣然同意,并让管崇嗣带兵护送永王一行人前往陈留。



李璘让韦子春在开封县公干,负责双方联络,并协助方重勇修筑酝酿中的“汴梁城”。



在都城修建完成前,除了登基的必要步骤外,李璘都不会再返回开封县了。



对此方重勇也是不以为意。李璘那帮鸟人离得越远,他这边办事反而越是可以随心所欲。



永王和他手下那帮幕僚,还没有感受到时代的变化,心中对盛唐还有些幻想,还端着架子不肯放下来。



方重勇也乐得这些人继续做梦。



回到开封城内已然无人居住的家中,方重勇一推开门,就感受到那种无法描述的冷清寂寞。



毕竟,家里连个出来欢迎的人都没有。



王蕴秀她们已经搬到了亳州谯县还没返回汴州,妻妾之中怀孕的不少。就连方大福方来鹊父子也在那里。



没了人,家也只不过是闲置的屋舍而已。



虽然郑叔清安排了几个下仆天天在打扫,又有团结兵守卫四周,院落和房间里都非常干净,也没发生过被盗贼光顾的事情。



但这里就是一片死寂毫无生气。



连方重勇身后的亲兵,都感觉到自家节帅确实是生活朴素。



稍稍安顿好屋舍戍卫后,方重勇让人准备了一壶酒,独自来到书房里面查阅近期送来此地,以至堆积如山的信件。



“人生南北多歧路,将相神仙,也要凡人做。



百代兴亡朝复暮,江风吹倒前朝树。



功名富贵无凭据,费尽心情,总把流光误。



浊酒三杯沉醉去,水流花谢知何处。”



坐在桌案前的方重勇,想起《儒林外史》中的开篇词,忍不住一阵长吁短叹,顿时没了办公的心情。



一个人追求功名利禄,最后成了孤家寡人,是不是这就是“得到恍如失去”的真谛呢?



有点惆怅,有点无奈,有点彷徨,但无路可退。



方重勇很清楚,他现在只能一条道走到黑了。



无论前方有什么挡着,都要将其一脚踢开!



人挡杀人,佛挡杀佛!



这残酷的世道依旧有亲情有爱情,有惺惺相惜之情,唯独没有同情。



谁软弱,谁就会死!



正在心思惆怅之时,临时担任宿卫长的何昌期走进书房,对正在拿着一本兵书随意翻看的方重勇抱拳行礼道:“节帅,外面有个脚夫求见。”



“脚夫?确定没看错?”



方重勇将兵书放下扔到一旁,一脸疑惑问道。



汴州渡口的一个脚夫来找自己……想想有点不可思议啊!



“回节帅,确实如此。”



何昌期老老实实的答道。



“那就带进来吧。”



方重勇轻轻摆手,没有太当回事。这位脚夫大概是来求笼罩,打算进银枪效节军的。



不一会,何昌期将那位中年人带到面前。



方重勇定睛一看,发现他居然是……崔乾佑!只不过胡子拉碴,目光深邃,皮肤黝黑,脸上多了不少岁月的痕迹。



“你竟然沦落至此?”



方重勇大感惊讶,连忙让何昌期退出书房。



“方节帅别来无恙啊。”



崔乾佑长叹一声,将幞头取下随手揣进袖口,对着方重勇抱拳行了一礼。



“来来来,坐这里坐这里。”



方重勇连忙起身上千,将崔乾佑拉到桌案跟前。他又把自己刚刚没来得及喝上一口的美酒,给这位落魄的前任基哥亲信,满满的倒上了一杯。



崔乾佑的厉害他是知道的,方重勇最初学兵法便是找崔乾佑学的。



“当初,崔某镇守潼关,结果李琩从武关道绕路,最后长安一众权贵的扶持下登基称帝。



那时某麾下反叛,大势已去,只能离开潼关,独自向东而去。



于是崔某便在汴州落脚,隐姓埋名厮混于渡口,静观时局。”



崔乾佑将杯中美酒一饮而尽,长长的吐出一口浊气。他其实很早就可以来找方重勇的,但是他却选择了静观其变。



渡口的脚夫,很容易从南来北往的旅客那里打听到各种消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

章节目录

盛唐挽歌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携剑远行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携剑远行并收藏盛唐挽歌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