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清用胳膊顶了一下何昌期的胳膊,压低声音询问道:“永王的兵马有多少人?”



“多少都无所谓,一兵一卒都不许离开齐州!”



何昌期凑过来随口应付了一句。



他说这话的时候,脸上带着得意,就好似方重勇当初打脸永王李璘,是他亲自动手的一样。



方重勇对于李璘提的要求很明确:你的幕僚都可以来汴州,都可以安排职位,但军队不能来汴州,一兵一卒都不行!



永王麾下兵马不得离开齐州,必须作为州县团结兵存在,是方重勇对李璘提出的一个“硬性要求”,不同意就散伙。



他要这么玩的原因也很简单:你手下的兵马到了汴州,那我怎么安排我麾下人马?



银枪孝节军是要当禁军的,你那些烂番薯臭鸟蛋来了,我这个节帅要怎么安置这些人?难道我还要跟你手下的杂鱼分润兵权不成?



当然了,作为交换,方重勇承诺不会撤换这支军队的主官,不会大规模清洗军中的中低级军官,保证齐州军队的基本完整性。



永王李璘在与韦子春商议了一番后,只能咬着牙同意了这个“不平等条约”。



形势比人强,不答应是不行的。



因为即使他不答应,方重勇也可以用“齐州军叛乱”为由镇压,丝毫不妨碍他拥戴李璘在汴州上位。



政治的残酷,就是这样不讲情面。



郑叔清明显松了口气,意味深长的说道:“永王此人成不了大事,他麾下兵马不来汴州,那再好不过了。”



嗯?



何昌期一愣,有些意外的看了郑叔清一眼。



他记得自己好像没有说过,方重勇要拥戴永王在汴州登基的事情吧!也只是说永王也在船上,与银枪孝节军同行来汴州而已。



郑叔清之前也没跟方重勇联系过,应该也不知道永王要在汴州登基的事情才对啊。



他这么说是个什么意思?



何昌期隐隐感觉老郑不像看起来那样昏聩。这位“不干正事”的文人,应该是看出来了方重勇的图谋。



“来了!”



元结指着远处逐渐靠近的船队说道。



漕船越来越近,岸边等候的人群,也变得越来越激动。



……



“终于到了啊!”



方重勇从打头的漕船船头跳到汴州渡口栈桥上,顿时悬着的心落了回来。终于回到老巢了,今后不必再提心吊胆。



“节帅,下官已经在城内准备了庆功宴,为三军将士接风洗尘,这边请!”



元结上前给方重勇叉手行礼,随后做了个请的手势。



“诶,不忙不忙,等一下永王殿下嘛。”



方重勇面带微笑,随口打哈哈说道。



他走到岸边,跟等候的众人一一打招呼,随后便跟这些人一起,在一旁等候。



很快,随着后续的漕船陆续靠岸,银枪孝节军各部也紧跟着下船。等所有人都下船了,最后一艘到渡口的船上,永王李璘,以及他麾下的幕僚,这才下船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3/5)

章节目录

盛唐挽歌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携剑远行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携剑远行并收藏盛唐挽歌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