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重勇轻叹一声,微微点头没有多说什么。



他将印信交还给王惟忠说道:“你继续当你的登州刺史,但要听本帅军令。”



“谨遵方节帅号令。”



王惟忠啥废话也没说,接过印信,直接给方重勇叉手行了一礼。



当朝廷失去大义后,地方州县的长官,自然眼睛雪亮,知道该怎么选。藩镇节帅们如果要在这些所谓“中立”的地方,掌控住地方官府,则完全要看从前积德够不够多,名声够不够响亮了。



要不就必然会大开杀戒。



王惟忠不肯将印信交给李白的原因,其实正是不想介入诸皇子对抗中枢的序列!



而现在将印信交给方重勇,则是希望寻求一支强军的庇护。



藩镇节帅在寻求地方州县支持的时候,州县刺史与县令们,其实也在寻求藩镇节帅的保护。这是一种双向奔赴,各取所需的关系。



天子既然弑父,则无人不可杀。这是典型的礼乐崩坏。既然礼乐崩坏,那朝廷也不过是个大号藩镇,没什么名正言顺一说。



无论是为了皇权还是为了孝道,各位外放的皇子将来起兵作乱,都是必由之选。



但他们积极,地方上的刺史却未必积极,当然了,这些刺史对参与剿灭即将到来的“叛乱”,也没什么兴趣。



朝廷都成了狗朝廷,哪里值得他们卖命呢?没看到连方有德都归隐了么?



在银枪孝节军接管蓬莱港的时候,王惟忠必然是第一时间得知了情况。他其实是可以反抗一下的,至少逃跑的时间是足够的。



但王惟忠没有跑。



方重勇从这位身上看到了世道的剧变。



正当他与王惟忠一问一答,问询蓬莱乃至登州本地民情的时候,车光倩面色阴沉,揪着一个年轻男子的胳膊,急匆匆的就进了府衙书房。



“节帅,末将抓到了一个了不得的大细作!”



说完他就将那个看起来有些瘦弱的年轻人推了一把。



方重勇看向王惟忠,结果这位王使君也是一脸懵逼的摇摇头,表示根本不认识此人。



“你是谁?”



方重勇看着那人问道。



这个年轻人长得细皮嫩肉的,一看就是官宦子弟。不过大概是在海港里面待了一段时间,皮肤晒黑了,所以也不能说是个小白脸。



但这位身上很明显穿着士族衣冠,根本不可能是细作。



“某不是细作,上过国子监,在准备科举的人又怎么会是细作呢?”



这人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起来。



马德,准备科举都准备到海港来了,你还能更离谱一点么?



方重勇不得不提醒一下这位不要再狡辩了。



他轻咳一声说道:“本帅是中过进士的!你再要胡言,军棍伺候不客气!”



“中过进士又怎么样,你那是读死书的,我这叫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这人一副“你就是小镇做题家”的傲娇姿态,一看就是带着文人身上常有的臭脾气,方重勇已然明白:这货绝对不是细作,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3/5)

章节目录

盛唐挽歌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携剑远行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携剑远行并收藏盛唐挽歌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