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场那些五大三粗的河北边军将领,都是露出一副深思的模样。



没有谁贸然开口说话。



此番河北叛军攻克洛阳的行军路线,是从黎阳出发,兵分两路。



一路走河内,攻破北中城后,从河阳三城绕路到洛阳以西。



另外一路过黄河走虎牢关,直接从洛阳以东的路线插入。



两军会合于洛阳。



当然了,第二路人马的粮道,因为大半都在黄河南岸,所以理论上是无法保证安全的。



所以两军在洛阳会师后,接下来河北叛军的粮道,便是直接从黎阳那边先转运到河阴县,再从河阴县转运到洛阳。



一路走水,不再经过河南地界。



然后在冬季结冰前,河北叛军需要在洛阳含嘉仓内,储存足够多的粮秣,以供军需。



之后一切以洛阳为中心,转运粮草和兵员。



简单来说,如果把河北叛军所占据的地方,当成一个国家的话。那么这个国家的重心,现在便要完全转移到洛阳了。



当然了,要实现这些,皇甫惟明所面临的困难还是有很多的,所以他也不得不“拉下脸”去做一些以前不愿意做的事情。



比如说劫掠本地大户,来筹措军需。



“大帅,末将以为,走轵关,过王屋山,直插河东蒲州为上策。



此路为主。



再以一路佯攻正面潼关,牵制住敌军主力。



此路为辅。



双管齐下,分进合击,两军在关中华州会师。



然后再直捣长安,则大事可成。”



李归仁对皇甫惟明建议道。



不得不说,这条建议有点出乎常人意料。



李归仁的意思其实也说得很明白了,李琬或许听不懂,带兵打仗的皇甫惟明肯定明白。



虽然潼关距离洛阳比较近,但是这条路却不好走,而且正面进攻关隘难度很大。



反而是走轵关,也就是太行八陉的第一陉,直接从河内到河东,偷袭蒲州,胜算更大些。



只要攻破蒲州,则潼关守军也没有坚守下去的必要了,此关可谓是不攻自破。



偷袭蒲州的问题是粮道不好保证。



当然了,如果河东的李抱玉带兵南下,帮忙关中的兵马守蒲州,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李归仁的战法,颇有点“避实就虚,声东击西”的意思。



皇甫惟明沉吟不语。



其实他有破潼关的绝招,可以一招制敌。



只要潼关被破,剩下的事情就好说了,完全没有必要搞些花里胡哨的东西。



但他自己不方便说。



话说出来,被人质疑就不好收场了。



忽然,皇甫惟明的眼角余光,看到此番攻打洛阳立下大功的安守忠!



正是安守忠力排众议,强渡黄河,从虎牢关突入,这才打乱了鲁炅的部署。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4/5)

章节目录

盛唐挽歌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携剑远行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携剑远行并收藏盛唐挽歌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