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的夜晚,气温是比较干爽的。凉风袭来,让人想斜靠在躺椅上仰望星空。



银枪孝节军大营内,那些本地“套皮”扮演士兵的青壮,都已经回营帐睡觉了。而真正的士兵,却是在紧张的巡逻,一刻也不敢松懈。



方重勇带着两个亲兵,在大营内转悠了一圈。他来到营门边,眺望远方,只见远处的信都城,灯火通明。远远看去,像是一头亮着火光的巨兽一般。



老实说,方重勇还真有点担心自己的“外实内虚”之法被人勘破。



值得庆幸的是,信都城内守将是无能之辈,被银枪孝节军接二连三的攻城拔寨给吓住了,以至于没有好好组织防守。



正在这时,一个斥候牵着马渡过浮桥来到大营门前,他一看方重勇也在,便抱拳行礼道:“节帅,信都城没有异动。”



“去歇着吧,换班了。”



方重勇微微点头说道。



这个消息在意料之中,但还是让他有些失望。



这冀州刺史,该说不说,确实是有点苟啊。



估计约战什么的是别想了,对方不可能赴约的。



信都虽然兵力空虚,但确实是河北重镇。



若是银枪孝节军能攻克信都,甭管是用什么烂招达成的,都会压断皇甫惟明最后一根弦,让他暴怒发狂,不顾一切的回师河北东南部,围剿方重勇。



如此一来,此战的战役目的也就基本达到,不需要再继续沿着运河浪下去了。



然而他的想法虽好,冀州刺史却不愿意配合,着实有些可惜了。



别看银枪孝节军现在四处出击极为风光,但支持后勤的漕船,还在永济渠上,那边也没有多少军队看守。



若是有人沿着运河追击,也够方重勇喝一壶的。



这也是他为什么一直盯着县城下手的原因。



遵循着“农村包围城市”的原则,好打快打,尽量减少战损,尽量扩大影响。



只是这样高强度作战,背负的压力好大啊。



无论是方重勇还是银枪孝节军都是如此。



方重勇轻叹一声,把心事都藏着,不敢对任何人吐露。



不一会,又一个斥候匆匆忙忙从南面而来,他找到方重勇,抱拳禀告道:“节帅,贝州清河县的贼军没有行动,渡口也没有漕船,他们似乎是在等粮草,另有数千骑从聊城赶到了清河,在城外建了马厩。还有便是……”



这位斥候吞吞吐吐的,似乎有难言之隐。



“说吧,是不是聊城南面的渡口被封住了?”



方重勇面色平静询问道。



“回节帅,确实如此,而且他们还拆了浮桥,卑职估摸着营地内有一两千人。”



那位斥候老老实实的说道。



唐军扎营,一般五百人一個小营地,营地与营地之间相连又隔开,排列巧妙。只要看营地的形状与大小便可以估算军队规模。



当然了,什么时代都有那种喜欢“减灶”的老硬币,用这一招迷惑对手,所以从营地规模判断军队数量也不是绝对准确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5)

章节目录

盛唐挽歌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携剑远行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携剑远行并收藏盛唐挽歌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