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就顶破天了。



本地对他能有多大认同?



战火没烧来的时候无所谓,大家都不想伸头去接石头,没事找茬。然而战火烧到身边的时候,就不是那么回事了!



“要不,派人去跟方清接洽一番,看看他们想要什么。



只要不占信都城,要什么给他们便是,让他们去德州也好,去沧州也罢,总之不要来烦我们,你看这样如何?”



苏有德小声跟李钦凑商议道。



“使君此计甚好。”



李钦凑点点头,他也是没辙了,总不能说让他带兵来个“半渡而击”吧?会死人的。



信都周边县城接二连三的陷落,如今已经丢了三城。苏有德等人都是把方重勇和他麾下的军队当瘟神一般,打是不可能打的,要是能送走就好了。



只要不在冀州,随便对方怎么浪都行。



“不行不行,光这样是不行的。”



苏有德摇摇头,沉吟片刻说道:“我们必须向皇甫大帅求援,否则此事败露后难以收拾。”



一边向皇甫惟明求援,一边向方重勇妥协。



不得不说,苏有德这刺史当得真是两头光。李钦凑在心中感慨,难怪人家能进幕府得皇甫惟明赏识,还在冀州担任刺史呢。



光这长袖善舞的姿态自己就学不来。



……



信都城南面绛水故渎南岸,便是银枪孝节军的营地。



该说不说,要是苏有德胆子大点,带着城内团结兵深夜渡河突袭,谁胜谁负当真难以预料。



当然了,很多人中了计,都不知道自己已经中计,依旧是被敌人牵着鼻子走而不自知。



方重勇大大方方将营地设在信都城旁边,广竖旗帜,作出一副“你要来便来”的嚣张姿态。便是典型的“不能示之以能”,吃定了苏有德不敢出城野战。



那封“约战”的信,更是心理战术,唯有不惧生死的勇者可破。



实则这个营地里只有两百人银枪孝节军士卒而已。其他人,都是冀州本地百姓穿上军服假扮的。



而真正的主力,则是四处出击,对信都周边县城文攻武赫!虽然有武强县县令这种硬茬,不开城门要决一死战的,但还是有不少墙头草开了城门。



有些是县令顶不住压力,亲自下令打开的;有些则是本地人“替他”打开的。



入夜之后,几路人马都陆陆续续返回了大营,几乎每个人脸上都挂着得意的笑容。



“节帅,您这一招还真是厉害啊!”



刚刚进入帅帐,何昌期就对着方重勇竖起大拇指说道。



不战而屈人之兵,上之上也!



让银枪孝节军在前,本地“套皮”青壮在后,在县城外列阵,逼降的气势就出来了。



不要怪本地人短视,很多时候,底层就指望着那口饭,不知道王侯将相们的宏图霸业。谁给粮食他们就跟着谁,他们就帮谁,这是很朴素的道理。



方重勇的秘诀就是发动群众,要不然,本地人这粮秣也太好领了,多多少少总得做点事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4/5)

章节目录

盛唐挽歌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携剑远行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携剑远行并收藏盛唐挽歌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