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这三千人都站上城头,也只能稀稀疏疏的站一排。



苏有德深吸一口气,将信纸从箭矢上拿下来,一目十行看完,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



方重勇在信中说:为了避免冀州百姓生灵涂炭,三日后约战苏有德于信都母亲河绛水故渎。识相的就来,倘若不到,破信都后必杀尽冀州军政官员。



此河原本是绛水旧道,北魏时改道,又成为漳河支流。绛水故渎是《水经注》中的说法,信都本地叫“绛水”“岚水”的,什么名字都有。



绛水故渎是信都城南面防御的一部分,距离信都南门仅数里地而已。要说远,还真不是很远。



去,还是不去呢?



这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联想到自己细胳膊细腿的,苏有德瞬间便绝了带兵出城的念头。



“你自己看吧。”



苏有德轻叹一声,将信交给李钦凑。



后者看完,一脸疑惑看着苏有德,似乎是在酝酿情绪。



半晌之后,李钦凑才用尽量平和的语气建议道:“使君不必理会此獠的威胁便是,方贼乃是孤军深入,此刻不过虚张声势而已。”



苏有德失望的摇了摇头说道:“信都城高池深,自然是不惧贼军攻城。但冀州枣强县已然陷落,武邑、阜城、武强、堂阳、南宫等地皆城小少兵!冀州都督是要保冀州之安危,而非是信都一城之安危啊!”



李钦凑只管带兵就完事,但作为“冀州都督”的苏有德,要考虑的事情就很多了。



如果冀州大乱,他们啥也不管。哪怕最后能守住信都,苏有德这官也当到头了。



现在地里的青苗要不了多久就会成熟,如果让方重勇和银枪孝节军在冀州随便浪,搞得人心惶惶。



到时候秋收了,谁还有心思去田里收割呢?谁知道收割好的粮秣,是不是便宜了别人呢?



苏有德只是不会打仗而已,对于民政和管理地方还是很熟悉的,他要是没点本事,那也不可能进皇甫惟明的幕府。



由于皇甫惟明起兵速度很快,实施的政策也比较平和,再加上河北之前并不是战区。



所以各州刺史,多半都是如苏有德这般的民政官员。



很多甚至干得相当不错。



可如今战火已经烧到河北,这些人就有些控制不住场面了。



“使君,信都兵马,守城尚可。倘若出城,如何能与边军中选拔出来的银枪孝节军对抗?”



李钦凑差点给苏有德跪了,这位脑子不清楚的刺史,竟然还想带兵出城与银枪孝节军打野战,他到底是在想什么呢?



“反正隔着河,河水又未结冰,半渡而击不行么?”



苏有德小声问道。



一时间李钦凑竟然急得说不出话来!



因为苏有德这话槽点太多,破绽太多,让他已经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了。



只能说打仗这样的事情,只能跟同行讨论军略。跟一個外行解释,那是怎么也解释不清楚的。



“使君,您或许有韩信之能,白起之威,但下官是没有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5)

章节目录

盛唐挽歌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携剑远行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携剑远行并收藏盛唐挽歌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