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的,但方有德就未必了。



这些人常常保持着莫名其妙的自信,认为丘八可以指挥打仗,他们也可以。



“宵小之辈罢了,何足挂齿。”



方有德长叹一声,他其实已经预感到了某些事情一定会发生,要不然就不会安排李嘉庆在那边埋伏了。只不过预判是一回事,得知预判的破烂事真正发生,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大帅,如今之计要怎么办才好呢?”



李嘉庆忧心忡忡询问道,反正长安是待不下去了。



“即刻开拔,前往岐州,在扶风县屯扎。



我们屯扎岐州、陇州。



向西可以去凉州,天高皇帝远;向东,依旧可以在合适的时候返回长安。



既然长安某些人不欢迎我们,那我们就在岐州安安静静的待着,让他们自己玩吧。”



方有德一脸不屑说道。



朝廷颁布的“军权财权下放”之策,不亚于饮鸩止渴。短时间内看似可以稳定大唐局面,实则是开启了养蛊之路。



那些掌控州县兵权和财源的刺史,彼此间会大鱼吃小鱼,连横合纵。不出十年,就会达成藩镇割据的局面,一个藩镇掌控几个州。



然后这些藩镇又会把唐庭当周天子一般供奉,听话的就上供三成税赋,不听话的还要找唐庭索要赏赐和军费。



接下来,便是朝廷利用藩镇对付藩镇,建设新藩镇对付旧藩镇。



一如当年那般。



这样的朝廷,不值得方有德去效忠,他要的也绝不是这样的大唐。



如果李琩和他的中枢朝廷,都是这样一个治理思路的话,方有德觉得自己还不如当个强藩,享乐几十年后玩自爆得了。



快活潇洒又舒服。



只是那又有什么意思呢?



所以他和如今长安中枢朝廷的大部分人,只能说道不同不相为谋了。



“大帅,我们若是去了岐州或者陇州屯扎,只怕那边的税赋很难养兵啊。”



李嘉庆很有才干,并非是只会上阵厮杀的莽汉,知道关中各地民情如何。



岐州与陇州,就是中晚唐的凤翔府。



那里地势险要,适合放牧,却是人口稀少,赋税不足。



无法单独存在,需要依附长安,靠长安的赋税养活。



“你说的也不无道理。



这样吧,现在天色尚早,你带人前往位于皇城内的太府寺。



有什么拿什么,能拿多少拿多少。



咱们在岐州不会待很久的,这些财帛足够一年用度了。



现在这个长安朝廷,未必能撑一年!”



方有德轻描淡写说道,完全不觉得自己是在做什么大逆不道的事情。



既然道不同不相为谋,那就不是同路人,而是敌人了。



太府寺的财帛都是基哥这几十年内积累下来的,他们那些虫豸用得,我方某就用不得?



此刻方有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5)

章节目录

盛唐挽歌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携剑远行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携剑远行并收藏盛唐挽歌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