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经过两个月修整,原先被打乱的后勤,已经重新建立起来了。



以运河为脉络,以幽州为起点,邺城为终点,易水、清河为主干,其他小河为支脉,可以覆盖河北全境。”



依旧是道士打扮的韦坚,对皇甫惟明叉手行礼道。



“你我相识多年,不必多礼。当初你便是朝廷的转运使,你的能耐,某是知道的。”



皇甫惟明转过身,拍了拍韦坚的肩膀,一脸感慨说道。



当年二人称兄道弟,那是因为他们所处的官职各有长处,互相补强,所以政治地位是平等的。



平等的政治地位,带来了完整的人格,所以二人可以相处很愉快。



而今皇甫惟明却已经是“一人之下”,他跟韦坚的政治地位相差悬殊,显然无法再平等相交。



哪怕嘴里喊得亲热,本质上也是一样。



韦坚显然是明白这个道理的,语气甚为谦恭。



“大帅是有何事忧虑呢?”



他面带疑惑问道。



这两个月,河北叛军虽然没有发动大规模攻势,但是也没有闲着。



各路人马走县下乡,一个州一个州的理清军政民政关系,如何收税,如何运粮,日常官府如何运作,如何补充兵员。



并重新建立了可靠,且有机动兵力巡逻的补给线路。



其中韦坚在这些事情当中居功至伟,他以前担任转运使,开凿运河的经历起了很大作用。



韦坚主抓后勤,让皇甫惟明从纷繁复杂的政务中解脱了出来,可以专心致志的将精力放在军务上。



不得不说,韦坚当初就可以开凿运河,并使其顺利通航,处理政务的能力还是很强的。



他主持河北叛军后勤两个月,各军辎重便准备妥当,没有一点错漏和延误。



这段时间,河北叛军虽然没有大规模攻城略地,战斗力和士气却是比当初强了不少。



“蔡希德写信过来,说那位老而不死的圣人带兵南下蒲州,打算回长安找太子李琩和某些人算账。



某筹谋两月的围歼战,算是抛媚眼给瞎子看了。”



皇甫惟明无奈叹了口气,他千算万算没有算到,朝廷大军主力居然是因为这种破烂事,而逃过一劫!



“马上便是夏麦收割,待收割完成后,黄河很快就会封冻,那时候便是出兵的大好时机。



某现在就是吃不准到底从哪里出兵比较好。”



皇甫惟明用一根细木棍,指着墙上挂着的大地图继续解释道,连连叹息不止。



韦坚微微点头,他也不是啥也不懂的愣子。事实上,为了这次围歼战,河北叛军在后勤上做了不少准备,他也在其中出了很大的力。



结果一个都没用上。



“如今我们的难处,不在于没地方用兵,而是可用兵的地方实在太多,不好确定方向而已。”



皇甫惟明不知道该怎么说,现在的情况,就是“机会”太多,反而搞不明白到底哪个才是真正的机会!



最北面,可以支援史思明,攻破兵力较为空虚的太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3/5)

章节目录

盛唐挽歌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携剑远行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携剑远行并收藏盛唐挽歌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