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关一带,是一个综合性的防御体系,大体布局,其实一直都没有变过。



但其中潼关城楼的所在位置,此前基本上几十年就要变一次,数百年间多次改变,废旧建新屡屡改建。



一直到大唐武则天天授二年(公元691年),潼关又从塬上北迁到塬下,沿河辟路,移近黄河,建有关楼,城外开挖堑沟,即潼关故城。



这次潼关城楼的位置才算稳定下来,一直到明代才改建扩建。



受基哥之命,崔乾佑正率领新组建不久的“黑云长剑军”屯扎于此。虽然兵员不满一万,但士卒皆是久经战阵之辈。



他们屯扎潼关,其他人就没法走两京驰道,来往与长安与洛阳之间。



这里头既包括河北叛军,又包括在洛阳坐镇的太子李琩。



河北与河东那边的动向,崔乾佑并不是太清楚,但近在咫尺的洛阳发生了什么事,他却是洞若观火。也明白了天子将他和黑云长剑军安置于此的战略意图。



此举并非是针对河北贼军,主要目的,还是盯着太子,不让太子进长安!



这让崔乾佑对未来政局的走向忧心忡忡。



这天上午,崔乾佑正带兵巡视潼关城楼,忽然东面斥候来报,有紧急军情!



“你是说洛阳来的兵马,攻占了陕州?”



崔乾佑听到这个消息,还以为自己出现了幻听。



结果那斥候立刻禀告道:“是的崔将军,陕州刺史赵良弼直接开城投降。要说是攻占,也不完全。应该说是兵不血刃吧。”



“行了,去歇着吧。”



崔乾佑不耐烦的摆了摆手。



他最担忧的事情,终于还是发生了。



“传令下去,多派人马巡视黄巷坂,过往各关隘换防序列打散,某会提前一个时辰部署下去。”



崔乾佑冷着脸对身边的亲兵下令道。



潼关城楼就是位于黄巷坂中的某一段,前面是羊肠小道,后面也是羊肠小道,属于双向防御了。



“得令!”



亲兵领命而去,转眼就不见踪影。



崔乾佑眺望远处的一轮朝阳,正将黄河河面染红,有种说不出的壮美。



还有一丝苍凉。



崔乾佑和他麾下这支精兵,被钉在潼关不能动。



只要稍稍移动一下,就有极大可能要改变天下大势。



这就像是他们的宿命一般。



如今河北贼军尚未平定,太子与天子的矛盾,反而提前激化。



太子要夺权,这该如何是好?



在皇权唯一,父父子子,君君臣臣的大道理之下。如今的局面,谁是谁非已经难以判断。



某种程度上说,无论是站太子还是站天子,都无可厚非。



“崔将军,紧急军情!”



还没过一个时辰,有個斥候匆匆忙忙走上城头,来到崔乾佑面前。



他累得满头大汗气喘吁吁,一看就是骑着快马仓惶逃回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5)

章节目录

盛唐挽歌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携剑远行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携剑远行并收藏盛唐挽歌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