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令珣一边说一边观察军帐内众人的眼色,越看越是害怕,到最后压根不敢说下去了。



“大帅,方重勇这是色厉内荏。有传言说他被王忠嗣带兵四万伏击于雀鼠谷,正在被海捕通缉之中。



说不定,就是银枪孝节军翻过大山,走壶关过滏口陉。他们是在一路逃亡,如丧家之犬!



大帅,给末将一万兵马,一定可以将其击破!斩方重勇首级献给大帅。”



毕思琛上前抱拳请战!



“大帅,如果传言属实,方重勇已经被李隆基逼反,那就更不能急着抓捕他了。



不如让末将带兵去劝降。



他若是肯降,大帅如虎添翼;他若是不肯降,末将再将其灭之。”



李归仁也上前抱拳请战!



军帐内其他人都是窃窃私语,不同的人不同的想法。也有人说大战在即,没必要跟朝廷叛军死磕,不如收缩兵力,放银枪孝节军离去。



正当众人相持不下之时,军帐内有个不起眼的人小心翼翼举起右手,对皇甫惟明说道:“某与方国忠有旧,愿意去劝降他归顺大帅。”



皇甫惟明从杂乱的窃窃私语中听到这句话,定睛一看,原来是之前撰写诏书,并宣读诏书的左拾遗杜甫!



“你为说客?当真?”



他一脸好奇看着杜甫问道。



后者直接躬身叉手行礼,啥也没说。



杜甫因劝说相州刺史王焘开城投降,立下“大功”。



正巧皇甫惟明身边可用的文人比较少,于是杜甫也被直接提拔。“左拾遗”官阶不高,却是天子近臣,算是当做亲信培养了。



“嗯,那你去吧。”



皇甫惟明微微点头,又对李归仁说道:“李将军,你领兵一万小心追击,不要贪功冒进。本帅怀疑方国忠是想从运河渡口抢漕船,南下到黄河。”



思来想去,皇甫惟明感觉方重勇只可能是为了漕船。要不然,就凭他叛军的身份,怎么也不该往河北跑。



其实这也正是方重勇高明的地方。



他从河东走,无论是从蒲州去关中,又或者走轵关去河阳三城,都是险阻重重。



反倒是走并邺道,可谓出其不意,不怕基哥派兵堵截。



邺城离永济渠很近,找到漕船后直接南下黄河。无论是去青徐也好,走河南也罢,那边都是朝廷控制力薄弱的地方,精兵也很少。



以银枪孝节军的实力,以方重勇的谋略与指挥水平,啃下一块地盘落脚,不是什么大问题。



但河东军经此一役,必定元气大伤,军心涣散。这对于他们接下来的战斗,肯定是非常不利的。



皇甫惟明心中暗暗揣度,感觉自己这边胜算大了不少。



之前一段时间,河北叛军攻打河东不顺,就是因为方重勇在那边救急,稳住了官军的基本盘,还反杀了蔡希德一波。



如今朝廷居然蠢到自断臂膀自毁长城,皇甫惟明简直感觉“天命在我”,躺着都有人送大礼,这种事情当真是做梦也不敢想。



他都在盘算着要怎样才能击败方重勇,扫平河东。朝廷居然帮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3/5)

章节目录

盛唐挽歌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携剑远行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携剑远行并收藏盛唐挽歌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