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又有什么错呢?



话说回来,输了才叫叛逆;赢了的,那叫吊民伐罪!



……



“怎么办?怎么办?怎么办啊!”



相州南面毗邻的卫州,州治汲县城头上,一个穿着红色官袍的官员,如同热锅上的蚂蚁一般,着急得来回走动。



他就是杜甫,因为李林甫的遇刺,受到牵连被贬官,本来要去岭南赴任州刺史。



得亏好友元结捞了一把,动用吏部的关系,将杜甫安排到了卫州当司马。



当然了,元结自己就是卫州刺史,知道本州司马之位空缺,并且卫州是中州,没什么人愿意来这里当司马,所以他才确信调度必能成功。



“子美老弟勿虑,叛军还不可能这么快就来卫州。”



元结拍了拍杜甫的肩膀,安慰他道。



他嘴上这么说,心里却是明白,河北局势之糜烂,已经无药可救。多番打听后,元结才明白皇甫惟明所图甚大,并非是一路打砸抢过来的,那帮人很懂得收买人心。



利用河北百姓普遍对朝廷的不满,号召他们支援叛军,甚至直接加入叛军,承诺将来对河北轻徭薄赋。



皇甫惟明要的是天下,手里又捏着皇子。只要他自己不称帝,便有很多立场中立的人顺势追随。将来叛军会不会入关中,谁也说不好。



在大部分河北人看来,叛军才是王者之师,正统大义所在。



现在的唐庭才是无道,应该被讨伐。



“次山兄啊,这次情况真的不一样。皇甫惟明那边的叛军,可不是普通蟊贼,他是要改朝换代啊!”



杜甫拉着元结的手急切说道。



其实,很多人都看出来了,皇甫惟明将来也是曹操一般的人物,不可能还政于李琬,将来改朝换代是必然。



现在不过是权宜之计罢了。



一如方重勇前世那些高考完不打算复读的学子,压根不会再去看复习题一样。对于皇甫惟明来说,夺取长安的过程,就是考试。



将来如何,如同考试结束,那都要再说。从前的承诺,不作数也很正常。



“子美老弟,你说的这些,我们说了也不算啊。着急又有什么用呢?”



元结叹息道。



他身后有一个大家族,这次河北叛乱结束后。元结已经写信给家中,让家族子弟参与本地团结兵,于汝州鲁山集结。目前这支队伍已经有两千多人,元氏一族几乎掌控了鲁山团结兵的话语权。



至于是干啥,不问可知。大概,就等着元结这位刺史带着朝廷的“任免书”来鲁山了。



看到杜甫还是忧心忡忡,元结凑到他身边,压低声音说道:“事若不谐,子美老弟可随某一同去汝州,那边有可战之兵!”



嗯?



杜甫像是头一次认识元结一般,用莫名惊诧的眼神看着对方。



“次山兄,难道…已经,已经……”



杜甫语无伦次,他万万没想到,元结早就想好了退路。



而且,似乎并不看好官军能够顺利平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5)

章节目录

盛唐挽歌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携剑远行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携剑远行并收藏盛唐挽歌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