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好墨以后趴在地上,给李光弼写了一封言辞恳切的信。



方重勇没有多废话,而是入情入理的分析了李光弼本人的情况。



第一,伱是契丹人,是得到朝廷看重,才得以担任节度使。你的官职都是朝廷给的,是圣人给的。



如今你已经跟契丹部族脱离了关系,成为了大唐的边将。如果你背叛朝廷,其他人会如何看你?



第二,赤水军直接进入关中,或许有用,但路线太远了,时间久了,士卒思乡心切,劳师远征得不偿失。



而朔方镇在凉州以东,距离更近,风土人情也更相似。大唐边疆总需要人去驻守,你分河西兵马一部进朔方补位,也是大功一件。



第三,河北二镇兵马来势汹汹,战乱很可能短期内不会结束。赤水军在边镇,比在关中作用更大一些。



写完信以后,方重勇拿在手里看了又看,自觉没有什么问题,便将其装入竹筒,封好火漆,这才感觉如释重负。



河北乱起,不知道有多少人要埋骨他乡。



皇甫惟明的举动虽然突然,可是河北与关中的矛盾,却是一点也不突然!



大唐朝廷与河北地方的矛盾,堪称是积怨已久,任何辩白的言语都是无力的,唯有鲜血可以洗刷仇恨!



这其中谈不上什么是非对错,不过是大家都想过更好的生活罢了。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事不宜迟,现在就去吧。”



看到车光倩走了进来,方重勇将手中的竹筒递给对方说道。



见车光倩不说话,方重勇疑惑问道:“还有事?”



“节帅,这天下,真就只有一个皇甫惟明么?



李光弼,会不会也有这个心思?”



车光倩幽幽问道。



“这个你放心,李光弼肯定不会背叛朝廷。他肯,我岳父也不肯。”



方重勇摆了摆手说道。



不过车光倩想说的肯定不是这个。



果然,车光倩压低声音说道:



“节帅,末将假设一下啊。如果我们抵挡不住皇甫惟明跟河北边军,丢了河东。被朝廷治罪是难免的,甚至会被当做典型处理,以儆效尤。这个就不说了,河东,或者说太原一定不能丢。”



听到这话,方重勇微微点头道:“确实如此,为了激励士气,朝廷肯定会拿作战不利的将校开刀。”



“所以,末将想说的是另外一种情况。



若是节帅带着我等接连大胜,打得皇甫惟明没有招架之力。待节帅荡平河北后,只怕节帅麾下兵马已经不下三十万,所掌控的地方,不下朔方,河东,河北三地。



节帅在河西素有人脉,又远征西域颇有威信。



节帅那时候若是有皇甫惟明之心,朝廷便没有任何办法阻止节帅一家独大了。



试问,那位年迈的天子,会不会担忧节帅扶持哪一位皇子上位?将他一脚踢下龙椅?



他岂能容得下节帅?



末将斗胆预测,到时候节帅若是不能清洗朝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3/5)

章节目录

盛唐挽歌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携剑远行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携剑远行并收藏盛唐挽歌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