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关键还是在于“能不能打”。



能打,伱就是爷。历史上基哥知道安禄山准备谋反,依然让他压着西军,就是如此。



禁军本身就跟边军不是一个体系,是跟皇帝关系更近一步的军队,基哥的选择很少。这一波基哥心中确实是不爽的,但是他没有其他办法。



只能两害相权取其轻。



就算要反攻倒算,那也是以后的事情了,这里我就不剧透了。



白露之变,对于小方来说,是一笔很大的政治财富,属于是立言立信。有这个标尺在,以后做什么,都会有丘八一呼百应,都会有人拉拢合作。



而打败了神策军,则争取到了禁军“首席”的位置。在秩序尚未崩坏之前,摄取了更多的政治筹码。



这些剧情,需要好好体会一下,不单纯是给你们看乐子,前后文联系很紧密。



最后,要掀桌子,也要有掀桌子的手段,以及善后的本事。



这也是人设的一部分。



小方只是掀桌子,不接受基哥和李适之等人的游戏规则,但并不是要把屋子也给砸了!



所以这件事到底要怎么定性,做事做到哪一步,用什么手段,其实都很有讲究。



属于那种无声处惊雷,一目十行的看,肯定是体会不到的。



银枪孝节军的核心任务,第一个击溃神策军,证明统战价值;第二个直扑兴庆宫,变相挟持基哥,为自己正名。



二者缺一不可。



基哥听话,那就大家都好。



基哥不听话,小方就玩自爆,把能杀的宗室和朝臣们都宰了。我活不了,那就天下大乱吧。



这是他敢于梭哈的底气,本身就没有考虑输了以后会如何。



要么都活面子上过得去;要么潇洒走一回,当一把黄巢。



基哥惜命,有台阶下不会掀桌子的。



至于基哥记仇,那就是后话了。他要报仇,也得有机会,也得有手段。慢慢看书就行了。



白露之乱,官面上,说的是勤王,说的是中枢有人谋反,图谋不轨,压根就不提发赏赐的事情。明面上如此,这个是对于事件的定性。



我是来勤王的,输了的神策军,才是叛军。



这就跟死人不会说话是一个道理,赢家掌握话语权。



事情的真相如何,不重要;或者说,追究已经没有意义了。



伴随着这一大波中枢朝臣的鸡飞蛋打,官场已经重新洗牌,不会有人去追究事发当日如何。



这个就是小方能力的另外一面,在会猛打猛冲的同时,也要会收拾残局,不要把局面弄到不可收拾。



比如说杀掉基哥,清君侧什么的,做了局面就没法收拾了。



而小方这么做,无意中极大削弱了大唐中枢的权威,导致边镇蠢蠢欲动,那是另外一个故事。



依旧还是我从前的说法,从来就不存在所谓的“国家意志”。所谓国家,都是一个个的人组成的。小方这么做,对于大唐的统治肯定不利。



可是,他为什么要顾忌大唐的统治如何呢?大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3/4)

章节目录

盛唐挽歌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携剑远行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携剑远行并收藏盛唐挽歌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