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于仲通语无伦次,他万万没想到,方重勇和他麾下的银枪孝节军,居然胆子如此的大。



问都不问啊,直接就暴起杀人!他们怎么敢的!



“山林那边,那边,是不是,是不是……”



鲜于仲通脑子飞速运转,居然猜中了发生什么。



他用手指着远处山林不断冒起的浓烟,瞠目欲裂!心中震惊到了极致!



方重勇这一把,玩得比他之前想象得还要大!



“是什么是?是我们就该站着被神策军砍头,是吧?



尼玛的狗官!”



何昌期对着鲜于仲通大骂道,一脚将其踹倒在地上。



此刻跟着方重勇他们前来的那些民夫们早就跑光,今天这见闻够他们吹牛吹到老了。



香积寺佛堂大殿外的广场上,除了鲜于仲通外,就是在一旁吃瓜吃得快尿裤子的第五琦,以及他手下那些隶属于户部的皂吏们。



冤有头债有主,方重勇并未为难他们。



“你一个逆贼,就别在那指点江山了,安心的去吧。”



方重勇看着鲜于仲通淡然说道。



何昌期也不客气,直接上前揪住鲜于仲通的发髻,手起刀落,将其斩杀!



他心中产生了一种荒谬无比,却又真实到想哭的错觉。



无论是张均也好,鲜于仲通也罢,都没有让何昌期感觉这些人的脖子有什么特别的。



一刀下去,都会飙血,也都死得不能再死。砍死他们,比在边镇砍死吐蕃人,大食人,还要容易。



这些人完全不会因为身上的官职和出身,就让他们的身体变得刀枪不入。



平时高高在上,人五人六的,捅一刀还不是死?



何昌期忍不住朝着鲜于仲通的尸体吐了口痰。



“何老虎,你各派五十个弟兄,守住前后院门。



不排除神策军残部会往这里来!



咱们别阴沟翻船。”



看到广场这边已经处理完毕,方重勇嘱咐何昌期道。



“得令!末将这便去布防!”



何昌期领命而去。



虽然方重勇可以确定,神策军的伏兵,基本上不会往这个方向跑。



但也不能绝对排除,那些脑子不太正常的人,有时候会做出一些奇怪的举动。



然而,后来发生的事情,证明方重勇纯属想多了!



此刻香积寺东北与西南两片山林,已经燃起了熊熊大火。秋天落叶多又干燥,导致火势极为凶猛。



在秋风的鼓噪下,浓烟与烈火,开始在山林中迅速蔓延。



那些密密麻麻埋伏着的神策军将士们,瞬间傻眼了!



这一带山林要埋伏如此多的人,本身队形就非常密集,山林里几乎是人挨人,人挤人的。连吃喝拉撒的问题都不好解决。



大火怎么燃起来的,他们不知道。等发现的时候,山林里四面八方都是火,压根就没有扑灭的可能性!



骤然起火后,士卒们哪里顾得上什么军令啊,一个劲的往山下跑,很多人被推倒在地上,被活活踩踏致死。



神策军四个“都”的建制,在奔跑中全部乱套了,士卒找不到将校,将校找不到部曲。混乱之中,无论都头们怎么喊,怎么挥动旗帜,都无济于事。



该跑的人,还是会跑!



然而,当他们冲出山林,来到一片地势相对平缓平整的地方。这里便是香积寺所属的田地,也是寺庙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



结果连喘口气的机会都没有,惊魂未定的神策军士卒们,就看到从西面有一队规模不下两千人的骑兵队伍,卷着尘土,全速朝着自己这边飞奔而来。



且压根没有减速的意思,一看就是来者不善!



“结阵!结阵!”



神策军中有都头大喊道,可是在嘈杂的人群中,这样的声音压根无济于事。在逃出山林的时候,很多士卒连腰间的横刀,背后的弓弩都扔掉了,嫌东西多了跑得慢碍事。



如今让他们拿什么去抵挡这些举着长槊的骑兵?



“快跑啊!”



有人见势不妙,拔腿就跑!



这样的势头便如同瘟疫一般传染开来,越来越多的神策军士卒加入了逃跑的行列!



这时候,大军缺乏有效指挥,没有名将坐镇居中调度的劣势,便开始无限放大!



如果崔乾佑在这里,他定然可以组织起一定的抵抗,且战且退,一边退一边聚拢部曲列阵,挡住骑兵的攻势。



就算不能反杀,也能脱离接触,保全一部分军队。



可惜,别说鲜于仲通不在,就算他在这里,也没有力挽狂澜的本事!



数量远远多于银枪孝节军的神策军士卒,开始朝着长安城的方向疯跑。有人甚至一边跑,一边抽出腰间的唐刀子,割断自己盔甲上的绳索,让它可以自行脱落下来,不会耽误逃跑的时间。



王难得一马当先,长槊的尖头,如同毒蛇的毒牙一般,肆意的收割着人命。



一边追一边杀,所过之处,留下一地的尸体,压根就没把神策军当做“友军”看待。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盛唐挽歌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携剑远行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携剑远行并收藏盛唐挽歌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