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老头真踏马是个酒鬼。”



结束了今天的练字,方重勇满意的看了看自己的“作品”,心中略有些得意,忍不住抱怨了一句。



在他看来,书法在这个安史之乱已经进入倒计时的年代里,专门去练并没有什么卵用。



跟浪费时间不过一线之隔。



只是,人是社会的动物,并不能随心所欲想怎样就怎样。既然郑叔清送了他一份人际关系“大礼”,那他就有义务要把该演的戏演好。



“江皋闻曙钟,轻枻理还舼。



海潮夜约约,川露晨溶溶。



始见沙上鸟,犹埋云外峰。



故乡杳无际,明发怀朋从。”



方重勇临摹的字帖,是贺知章早年的一首诗,创作于年轻时离别故乡永兴县,去京城长安赶考之时。



不知道贺知章留这首诗给方重勇临摹,是希望他未来走上科举之路呢,还是单纯讲述自己当初的心情。



方重勇将一个多月前写的第一篇,和今日写的这篇对比,发现两幅临摹的字帖,完全不像一個人写的。



从当初呆板无神,到现在起码看上去有模有样了。



贺知章是个酒鬼加懒汉,偶尔还是会指点一下方重勇的书法。仅凭这点,就对得起那八十匹唐锦的酬劳了。



“功夫终究是没白花。”



方重勇忍不住叹了口气。



他这个人,最怕浪费时间,有时候却又不得不“浪费”时间,做一些自己认为没必要的事情,然后又陷入纠结之中。



一方面,方重勇觉得写好书法算是装点好自己的门面,用处不小。



另外一方面,他又觉得大唐崩溃的趋势,似乎一点都没发生本质变化。练字对于他来说,只是在做无用功而已。



方重勇将字帖摆在桌案上放好,压在镇纸上,跟贺知章家的下仆告别,离开了宣平坊。



不得不说,经过这段时间的锻炼,他的书法突飞猛进。



当然了,方重勇对贺知章的要求也非常纯粹。别的什么都没有,就是借一个名头。



书法的进步,算是意外之喜了。



方重勇是非常实在甚至是庸俗的人,从来不觉得自己有什么特别之处。



九岁孩童,貌似也没看出将来会很帅的样子,反而皮肤有点粗糙,有点武夫的底子。



他也不觉得自己“虎躯一震”,贺知章就认为自己是可造之材,将他介绍给自己所在的那个文人圈子。



方重勇更不觉得对方收了80匹唐锦,就会把他当关门弟子,倾囊相授什么的。



至于念想贺知章的女儿对自己很痴迷之类的,别说年龄不合适,就算年龄没问题,他也不是卖脸吃饭的那块料。



一个九岁孩子,想这些都是白给,孩子就是孩子。



方重勇心中没有任何幻想,不觉得别人会无缘无故或者因为一件小事高看自己一眼。



事实也证明,贺知章几乎不跟他说话,似乎连敷衍都欠奉。每次点评完当天写的字以后,就提着酒壶去卧房喝酒睡觉去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5)

章节目录

盛唐挽歌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携剑远行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携剑远行并收藏盛唐挽歌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