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摆谱可以,但不能在自己贵人面前摆谱。要不然,以后谁还来推荐自己呢?



“你可有应景好诗。刚才那一句,贫道亦是觉得这次宴会,不会有将其盖过的诗篇了。”



玉真公主微微皱眉说道。



那样一个庸俗的人,居然手舞足蹈一般的献上这样两句超凡脱俗的诗句,真是暴殄天物。



有这种感觉的不止是玉真公主,作为当事人的李隆基也很懵。郑叔清乃是个“技术官僚”,对于算术有些专长,特长是捞钱,而不是写诗作赋。



“郑爱卿,就这么两句么?凑个绝句都不够啊。”



李隆基笑眯眯的问道。



“圣人啊!微臣是个木鱼脑袋,能想出这两句来,已经是将毕生的诗才都用尽了!哪里还有下面两句呀!”



郑叔清牢牢记住了方重勇的嘱咐,不该瞎出头的时候,就一定不要出头。



免得被李隆基打成猪头了。



“力士,去问一下,有没有人能接得住这两句,续写一下。对了,谁能接得上,赏翰林院供奉!”



李隆基微微皱眉,对躬身凑过来的高力士低声说道。



高力士走到舞台中央,扯着嗓子大喊道:



“圣人说了,谁能接得上这两句,赏翰林院供奉。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谁能接得上,马上送过来!”



话音刚落,李白激动的站起身,冲到舞台上对着李隆基大喊:



“我接上了,我接上了!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李白根本来不及写,几乎是脱口而出。



高力士见惯了这样的狂士,不动声色皱了皱眉道:“到圣人这边,把刚才那两句写下来。”



“好好好!”



李白屁颠屁颠的上前,龙飞凤舞一番,将这两句诗写了下来。等他写完,只觉得自己神清气爽,憋在心中的那股闷气,全都一扫而空!



“你不是……李白么?”



李隆基想起来面前之人是谁了。



当初他巡幸洛阳时,李白就曾经为自己献上《明堂赋》,后又献上《大猎赋》。但李隆基一直认为,朝廷的麻烦,在于收入不足,需要的是理财方面的人才。



至于其他的,按三省六部的规矩来就可以了,自己作为天子,没必要横插一脚。



所以李隆基对于李白这样善于写诗词歌赋的文人,并不是很感冒。再说当时的朝廷也已经有张九龄、贺知章这样的文学大佬。如李白这般献诗求官之辈,可谓如过江之鲫般,比比皆是。



差的只在于才华,数量是绝对不缺的!



物以稀为贵,李白诗才再牛逼,也被淹没于这些庸俗之辈当中,所以一直求官不得。



“你也算是才华横溢,那自今日起,就是翰林院供奉,随朕起居,给朕写诗作赋吧。”



这四句诗拍杨玉环的马屁,拍得李隆基很舒服,他当然不介意从指头缝里漏一点残羹冷炙打发如李白这样的求官之辈。



“谢圣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3/5)

章节目录

盛唐挽歌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携剑远行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携剑远行并收藏盛唐挽歌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