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朝臣们展示他立忠王的决心。让颖王参与献祭品,是为了什么呢?”



李林甫疑惑问道,他依然没有猜透李隆基内心深处的想法。



当然了,颖王也可能只是担任“沛公封雍齿”中雍齿这种角色,无非只是放出来的烟雾弹罢了。



如果这时候哪个大臣以为颖王是冷灶,可以烧一烧最后烧出个从龙之功,那就大错特错了。



“会不会,颖王那里,有圣人不可对人说的秘密,所以圣人扶持一下他,给他一种太子之位也可以觊觎的错觉呢?”



郑叔清将前两天方重勇告诉他的一个猜测和盘托出,仅仅是隐瞒了其中最关键的一点。



“颖王当初密报太子借盔甲两千欲反,可是他只是遥领平卢节度使,他哪里有盔甲可以借给太子呢?



本相原以为这是颖王诬告太子,因为颖王一直与忠王相善。但听伱这么一说,圣人授意颖王诬告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李林甫心有戚戚的说道。



他承认他是个很冷硬的人,但比起李隆基,貌似还差了不少。



起码在儿女婚事上,李林甫就觉得自己很开明,允许儿女们选择自己喜欢的。只要不是政敌的儿女,他一般都不会特意去阻拦。



但李隆基的话……这位圣人,心可就不是一般黑了。



这让李林甫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压力!



现在李隆基好像什么都宠着寿王一样,吃穿用度都是最好的,然而谁又知道这位大唐天子内心最真实的想法呢?



最起码,寿王李琩,已经被排除在权力核心之外了。



“粟特锦之事,你可有把握?”



李林甫脸上又恢复了笑容,像是拉家常一般的询问郑叔清道。



“回右相,问题应该不大,就算有,现在也未必看得出来。”



郑叔清小心翼翼的答道,李林甫的态度放松了,他可不敢放松。



“这件事用心去办。圣人宫中的用度,一直都缺,用心办事,少不了你的好处。”



李林甫宽慰说道。



郑叔清千恩万谢的告辞而去,走出李林甫家的宅院,也没想明白为什么对方突然多愁善感起来一样。



……



三日之后,为了庆祝幽州边关大胜,李隆基领着百官出长安城,于东郊设立祭坛祭祀。



李隆基当仁不让的初献,在所有人的意料之中。



亚献是忠王,也不算很离谱,毕竟忠王台面下的实力不凡。



可终献居然是颍王而不是寿王,让长安中枢朝野大臣们都跌碎了眼镜。



据传,当日祭天活动结束后,武惠妃便来兴庆宫与李隆基哭诉,二人在勤政务本楼内大吵了一架。至于是因为什么而争吵,没人知道,反正第二天,武惠妃就一病不起。



东郊祭祀结束后的第二天,李隆基命李林甫起草诏书。



任命之前对契丹作战有功的方有德为幽州节度使,原幽州节度张守珪拜相,担任侍中,即日起便要从幽州起入朝为官。



正式任命牛仙客为工部尚书,外放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3/5)

章节目录

盛唐挽歌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携剑远行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携剑远行并收藏盛唐挽歌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