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政务本楼内,李隆基看着李林甫,又看了看面色淡然的李适之,开口询问道:



“幽州之事,你们应该已经知道了吧?”



“回圣人,朝野都知道此事了。微臣以为,此战虽胜,但方有德弄权在先,此风不可涨。”



李适之叉手行礼说道,他跟方有德没仇,却也没有交情,纯粹就是看不惯这件事而已。



如果藩镇的边将都是今天抗命去打契丹,明天争功去打吐蕃。



赢了是他们的军功,输了国家给他们兜底,那世道会变成什么样?国家会变成什么样?



“嗯,哥奴以为如何?”



李隆基不置可否的点点头,看着李林甫问道。



“可招方有德为幽州节度使,他熟悉那边的情况,也比较合适。”



李林甫慢悠悠的说道,语气温和亲切。



李隆基微微点头,脸上露出满意的神色。很显然,李林甫的话比较符合他的心意。



不过李林甫能如此迅速的反应过来,也很难说这位是不是在家里就已经把事情想通透了。



如果是那还好,如果不是,就太可怕了。



“回圣人,张守珪在幽州勤政爱民,边防巩固,并无错漏。若是方有德为幽州节度使,那张守珪应该如何自处?此风一开,节度使麾下将领,边镇岂不人人都要以下克上?”



李适之问了一个李林甫不太好回答的问题。宰相与边镇大将勾结可是大罪,很多话不能说得太过头了。



“如今左相空缺,微臣以为,张守珪资历与功绩都已经足够,可以拜相了。”



李林甫躬身对李隆基深深一拜说道。



李适之一愣,他万万没料到李林甫会这么说。因为目前李林甫是暂时兼任左右相的,他应该是最反对这一茬的人才对。



一般的做法,是把左相的位置让给一个跟自己关系近的人。



李林甫这一招以退为进,估计会很得李隆基欢心。



李适之宗室出身,虽然不是毫无心机,但经历的政治斗争经验显然比李林甫少了很多,他哪里会知道这位大唐右相的谋划。



张守珪确实比牛仙客难对付,没有那么容易被人摆布,这点李林甫当然知道。但幸运的是,张守珪在朝中亦是没有根基的人!



从这一点看,他并不比牛仙客强多少。



而且,张守珪是边将干上来的,天然就跟张九龄身边那一圈文臣玩不到一起去。这样的人,不会影响李林甫施政,或者说绝对斗不过李林甫。



两害相权取其轻,李林甫能感觉得出来,此番李隆基想拜相的冲动极为强烈,而且朝中对张守珪为相的呼声也很高,起码远远超过了牛仙客。



如果硬是要拦一手,能不能拦得住另说,就算拦住了,也很容易引起李隆基的反感。



张守珪不能拜相,幽州那一帮骄兵悍将都得不到晋升。麻烦全摆在李隆基案头了。



李林甫很清楚,宰相是来给圣人解决麻烦的,而不是把麻烦丢给圣人的。



张守珪拜相,已成定局了!



他在心中哀叹了一声。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5)

章节目录

盛唐挽歌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携剑远行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携剑远行并收藏盛唐挽歌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