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这句话在帮人办事的时候,也一样适用。



没有李亨的人帮倒忙,方重勇运作王忠嗣回长安轻轻松松,早就有了全盘规划。



有了李亨手下些人胡乱插一脚,这件事反而办不成,容易引起李隆基的猜忌!



如今果不其然,事情办砸了不说,还撂挑子不管了!



李亨这个人办事果然不靠谱,遇到点事情就溜了。



方重勇不用去华州郑县去看,就能猜到未来丈母娘现在要着急成什么样子。



“妹夫,此事你看可还有回转的机会?”



王彦舒有些紧张的问道。



力量的使用,是有所谓“维度”的,“有力使不上”的情况,经常会出现。



如今的王彦舒隐约意识到了这一点,更是感慨方重勇心智远超同龄人。



因为他觉得方重勇早就对此感悟深刻了。



董卓入洛阳,雄健的兵马就没法拿朝中大臣们怎么样,反而被那些人用阴谋诡计拿捏。



这便是力量维度的不同,而无法施展的典型例子。



“此事,还需要一个契机。只有时机到了才行。不过在此之前,你还要帮我办一件事。”



方重勇凑过去,在王彦舒耳边嘀嘀咕咕说了半天。



“这样真的可以么?”



王彦舒有些不确定的问道,方重勇的办法不是太复杂,而是太简单了,简单得甚至有点像是儿戏一般。



“这是最后的机会了,要不然,我也没办法了。你回去后问问岳母是否愿意,不行的话,就另请高明吧。”



方重勇一步也不肯退让,俨然一副“你不同意我就撂挑子”的架势。王彦舒万般无奈,只好答应下来,马不停蹄的赶回华州郑县。



然而方重勇不知道的是,大唐帝国的北面,幽州以北奚人与契丹杂居之地,忽然风云突变,打了他一个措手不及。



……



“方节帅,我们未得张节帅军令,擅自调动五百精骑,是不是不太妥当?”



一身戎装的幽州观察处置使方有德身边,有個文士打扮的人拱手行礼小声询问道。这个人叫崔颢,是一位很有名的诗人,写过《黄鹤楼》一诗,不少作品可谓是脍炙人口。



但在官场他却一生都抑郁不得志,如今作为幽州观察处置使的随员(佐官),在幽州藩镇里面做事。



“你回去告知张节帅,事有从权,来不及多解释了。打完这一仗再说。”



面庞冷峻的方有德看着远处茂密的树林,微微皱眉。此刻他正率领五百精骑埋伏在通往湟河(滦河)必经之路的山丘上。



这一战若是成了还好说,要是败了,他不战死沙场,回去也要被李隆基砍掉脑袋。



当然了,事出突然,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方有德也没得选。



开元二十四年,幽州节度张守珪找到机会,领军出讨契丹叛乱的余党,在捺禄山大败敌军,俘获丁口、财货不计其数,却没有得到什么特别的奖赏。



或许李隆基觉得,这些事情都是藩镇应该做的本职工作,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5)

章节目录

盛唐挽歌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携剑远行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携剑远行并收藏盛唐挽歌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