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咱们村的自留地都这样,都在山坡上,到时候要浇水,不过好在咱们这里地够肥,只要打理的好,两分地能出不少东西。”



“陈会计,这点地,能出多少东西啊!十个人才够一亩地。”



听到这话,陈国喜笑了笑:“这个啊,以后伱们自己就知道了,不过我得提醒你们一下,你们院子里的粪可不能上在自留地上,得上在生产队的田里啊!”



其他人都是一阵的好奇。



但是杨小乐明白是怎么回事。



农村的自留地可是非常重要的。



实际上交了公粮以后,分的粮食根本就不够吃,很多农民都将这两分自留地分成两份。



一分地种瓜果蔬菜,一分地种粮食。



这两分地给足肥料,能出不少粮食。



经过这几年的事情,其实就能看出来,只要没了自留地,老百姓的日子就不会好过。



“来,拉着绳子,这一个结是三尺。”



陈国喜扯着一头的绳子,对着杨小乐喊了一声。



随后就开始丈量土地了。



至于定点,自然是有人来做,知青们可是非常积极的。



定了一个点,就有人拿石头,或者树枝放在那里。



宽7米,长19米,中间一尺宽的路作为田埂。



人们在那里忙的热火朝天。



“哎,那是不是谢连长回来了?”



众人正在忙活着,看着前面的拐角处有马车过来,众人在那里嚷嚷了起来。



“是的!”



众人嗷嗷叫的跑到了路边。



杨小乐正在忙活着,看了一下人们跑去的方向抬头看了看。



陈国喜见状笑道:“去吧,可能会有你们的信!”



听到这话,杨小乐赶忙也过去了。



信寄出去有半个月了。



这要是在平时半个月的时间肯定是不能到的,但是之前是特殊时期,每天都有车子来往送知青,信件的流通速度自然就快了很多。



“小乐,你的信!还有包裹。”



果然,刚刚到那里,就看到嗷嗷叫的冯爱军。



杨小乐快步走去。



就听到谢红兵在那里说道:“我去邮电局,他们的东西在那里堆着,说过几天给你们送来,我就给带来了,不过先说一下啊!后面的信就没这么快到了估计快的都得个把月。”



“给!小乐,你的东西还真多啊,两个包裹!”



冯爱军将一个大包裹递给了他。



杨小乐接过包裹和两封信。



其实不用想,都知道一封是家里的,一共是曲颖的。



先打开了一封信看了看。



信是大姐写的。



说了家里的一些事情。



自然是一切都安好。



喜子给大哥打了电话,地点在延A吴启县,也就是两万五千里长征到达的地方。



看到这个地方,杨小乐琢磨了一下。



革命圣地。



喜子在那里应该待不了多少年,这里他知道,基本上两三年,那里的知青就全换了一批。



上学的上学,招工的招工,当兵的当兵。



算是最松的一个地方。



“臭小子,还真会挑地方。”



杨小乐嘀咕了一句,继续看着。



大姐和小麦两个自然是安稳的在文工团里上班,而且还已经演了红角。



红角。



自然是样板戏里正面人物。



不过看到里面的一条信息,让他一阵的哭笑不得。



老爹厂子稳定下来以后,要继续援建三线,搬厂子。



老头子差点没忍住报名。



不过最后还是被大哥给劝说了下来。



摇了摇头,继续看着信。



总的来说,家里没问题,这让他本来这几天去公社打电话。



也就没这么着急了。



至于小妹在生产建设兵团,有老八在,如果遇到什么事情了,肯定会过来找他。



看了一下包裹,一大一小。



小的是家里寄过来的。



大的反而是曲颖寄来的。



不用看,也知道里面是什么。



家里人知道他不缺东西,知道自己有全国粮票,给他寄了一些吃的和棉鞋。



而曲颖给他寄的不止是吃的,还有全国粮票,穿的,一大包。



拿着两个东西,笑了笑,将目光看向了四散看来看信的人。



大部分的人都在那里抹眼泪。



特别是女生。



冯爱军倒是挺开心的,显然家里也是没什么事情。



杨小乐来到了冯雪的边上,问道:“家里还好吧?”



冯雪抹了一下眼泪,点了点头:“嗯,还好,就是有点想我妈了。”



听到这话,杨小乐轻轻点了点头:“估计明年过年,有机会回去,今年是肯定不行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带着荒田回过去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抹茶味的冰激凌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抹茶味的冰激凌并收藏带着荒田回过去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