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过他瞎扯的两次稿费和这次卖鱼的钱就有40,村里借的30,卖黄金买衣服以后剩下13多块,最后就是大伯给的30



一共差不多115块钱左右吧。



果然,王秋菊点了三遍,一脸的不相信:“我滴个乖乖,113块7毛6分钱。这换成大洋,得113块钱呢!”



杨广志也是惊讶了一下。



“这么多?”



“嗯,不行,这钱我得收好了,找个地方放好,丢了就要人命了。”



王秋菊说完,四下在那里找地方塞。



深怕这“巨额”财产被人偷了。



杨小乐看着杨广志,笑呵呵的说道:“爹,这下大姐上学,你不会说没钱了吧!”



听到这话,杨广志沉吟了一会。



没回答他,而缓缓的问道:“你知道现在的工分和以前不一样了吗?”



杨小乐疑惑了一下:“怎么了?有什么不一样?”



心里估计猜到什么了。



杨广志抽了一口烟,这才缓缓的说道:“以后产的粮食大家一起吃,也就是说不分什么小孩和大人了。”



“对啊,这我知道!”



这个杨小乐自然是知道的。



听到这话,杨广志轻轻颔首,继续说道:“吃的一样,那家里劳动力多的不就吃亏了吗?劳动力少的不就占便宜了嘛!就像我们家一样。



粮食一样吃,那干活的人有多有少,就不公平。



所以队长说了,那就把粮食和猪肉以及生产队的产出,按照多少钱折算成工分,年底结算家里工分不够的,要用钱来买工分。”



说完以后,看着杨小乐说道:“你大姐如果不去上工,这工分的缺口,按照一年口粮(粮食,蔬菜,肉食还有其他)来算,得二十块左右去买工分,加上上学一年大概要10块钱,一年就是30块钱缺口。



这还是你大姐的,你,老四,老五,你们4个人,一年下来,不少的缺口。”



(看到这里,很多人明白以前农村孩子不读书了吧?



目光短浅吗?



有这个因素在,但是更多的还是无奈。



上面的可能写的不够细,打个比方,如果一家3口人,全都是劳动力,另外一家7口人只有三个劳动力,那吃喝都在一起不分了,3口全劳动力的肯定吃亏,那吃都吃了没办法,那就花钱买工分。



没工分怎么办?



那时候社员年底是分红的。



按照1工分多少钱,你家要是不够,就拿分红去冲,分红少分,后者不分,甚至不够的还倒挂。这就是倒挂户的来历。



深入的解释还有,但是不能再进一步的解释了,再解释就要被关进小黑屋了。



以上的内容和解释来自一位79岁老人,44年生58年从农村生产队考入县中学。仅供参考。)



听到这话,杨小乐沉默了一会。



而此时王秋菊刚刚把钱藏好,也是一脸无奈的看着两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4)

章节目录

带着荒田回过去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抹茶味的冰激凌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抹茶味的冰激凌并收藏带着荒田回过去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