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只需静待两载……”



“你听到长安市上是如何嘲笑朕了吗?”李隆基忽然叱骂了一句。



李林甫顿时惶恐。



他在任何地方都能摆出宰相的威严,唯独在圣人面前,完全露出了一个老人笨拙的模样。



“老臣举荐阿布思……举荐李献忠挂帅,必为圣人平定南诏。”



“举荐一个突厥人去南诏,倒想得出。”李隆基讥讽一声,不欲多言,挥退了李林甫。



这一次,天子实实在在地感受到,李林甫没有以前好用了。



……



从宫中出来,李林甫依旧没想明白。



他算计好了一切,却没想到薛白会举荐王忠嗣去南诏,因为河东显然比南诏更关键。



而他才刚刚把阿布思调任朔方副使,准备除掉张齐丘,让安思顺接替朔方节度使,到时安思顺镇河西、朔方;安禄山镇范阳、平卢,对河东就形成了包夹之势,



一旦王忠嗣离开,安氏兄弟就几乎占据了整个大唐北方。其实这也不是李林甫想看到的,他最讨厌手下人势力大过他了。



当然,对朔方的图谋也可以停下来,但整个计划全被打乱了。



事情不对。



回到右相府,苍璧当即上前道:“阿郎,胡儿来了。”



“他若不来,本相也要召他,带到议事厅来。”



“喏。”



与往昔一样,安禄山又带了厚礼,进入厅堂时还是毕恭毕敬。



“右相,胡儿来向你辞行了,明日就要返回范阳,再见右相也不知是何时……”



“本相问你,是谁向圣人提议,任用王忠嗣平定南诏的?”



安禄山一愣,眼中透出茫然之意,惊道:“那不是会让他立功吗?!南诏弹丸小国,一打下来,王忠嗣不得入朝为相哩?!”



“咳咳咳咳……”



李林甫真是被气到了。



他自己想的时候,理由想了一大堆,反倒不如胡儿直言直语,说出了最让他忌惮之事——王忠嗣乃圣人义子,灭过东突厥,任过四镇节度使,再灭了南诏国,武勋已无可赏,下一步必是入朝为相。



安禄山显得比李林甫还慌,像一颗肉球在堂中滚来滚去,惊疑道:“他若拜相,以后扶立东宫,第一个杀的就是胡儿啊,怎么办?”



“本相问你,谁向圣人提议此事的?”



“胡儿想想。”



安禄山眼珠灵活地转动着,道:“昨日,先是崔驸马让胡儿与哥舒翰和睦,胡儿都说了好话了,哥舒翰却骂我,后来,圣人问计,哥舒翰却说要私下禀呈。”



“哥舒翰?”



“之后,到胡儿献策,学着哥舒翰私下禀奏,说一直以来边帅都是右相举荐的,右相以募兵替府兵、用微寒胡人,大唐扩地千里,今次南诏叛反,陛下该问右相。”



“后来呢?”



“张驸马到了,同样是私下禀奏。”安禄山一脸无辜,道:“说了什么,胡儿便不知了。”



李林甫捻着长须,仔细打量着安禄山。



眼前那张脸太过于痴肥,怎么看,都只能从那肥肉中看出憨厚来。



看着看着,李林甫不由想到一桩秩事——



他以往每次见安禄山,不等这胡儿开口,揣测其心思并先说出来,再加上他那“仙官”的传言,安禄山真以为他是神仙,敬畏无比。听说,安禄山在河北,每听人从长安回来奏事,必先问“右相何言?”倘若是好话,则欢喜到跳胡旋舞,倘若有说一点不好,安禄山便在榻上哭滚,高呼“我死也!”



李龟年曾几次在宫中表演这情形,引得圣人哈哈大笑。



这样一个安禄山,必然是不敢有所欺瞒的了。



思量着,李林甫又想到了哥舒翰与王忠嗣的关系,不由背脊发凉,若是哥舒翰倒向了张垍,不必等王忠嗣立功,这相位已经岌岌可危了。



他不再有心思理会安禄山,又遣人去把哥舒翰请来。



“右相,胡儿明日启程,还得去辞行。”



安禄山告辞出来,捏了捏李猪儿的脸,催促道:“快走快走。”



由李猪儿顶着肚子翻身上马,他脸上那憨笑的表情渐渐褪去,在长安的春风中显出些得意来。



反贼考虑事情,当然与宰执不同。



~~



哥舒翰拖着有些跛的脚走过右相府的长廊,进了议事厅,只见李林甫沉着脸坐在上首,气场压人。



“见过右相。”



“你曾在王忠嗣麾下。”李林甫缓缓道,“是想与他并肩作战,还是想报他的知遇之恩?”



“不知右相是在说何事?”



“你昨日对圣人说了什么?”



“自然是对吐蕃的战略……”



哥舒翰话到一半,终于意识到了什么,讶道:“圣人想用节帅平南诏?”



李林甫冷眼看着他,愈发不悦。



“右相莫非以为此事是我向圣人谏言?”哥舒翰讶道:“或是说,右相以为……我被薛白说动了?”



“是吗?”



“不是。”哥舒翰正色道:“我既答应右相,如何敢误国事?”



李林甫拍案喝道:“谁不知你哥舒翰是个意气为重的游侠儿?!”



哥舒翰一愣,道:“右相若不信我,此事还有何好说的?便如阿布思,右相若愿用他、信他,何必把他的族人迁到幽州?”



“胡人举族入境,从来都是迁往河北,此事有何好说?!”



“所以河北难治,只能用安禄山?”



哥舒翰昨日才与安禄山吵过一架,此时心里更不痛快,反问了一句,指着自己的胸膛,问道:“天下精兵强将俱在陇右,我们有没有为此养寇自重过?!”



他一向对李林甫很客气、很感激。



但说实话,他也不怎么害怕李林甫,尤其眼下这时节,他有选择,大可支持张垍任相,或等一个入朝拜相的机会。



说出来旁人不信,他之前对李林甫的支持,真就是出于守信。



“反了不成?”李林甫喝道:“本相何时说过不信你?”



“右相从来都不信我!”



谈到这等地步,哥舒翰懒得再解释,但也不受这种气,干脆一吐为快。



“节帅统领四镇,因与吐蕃抗衡,需有四镇之力,朝廷害怕尾大不掉,拆分四镇可以。但河西、陇右素来一体,右相为何让安思顺镇河西、而我只镇陇右?且还明知我与安思顺不和,故意防范罢了。”



“你放肆!”



“我若放肆,早不理会安思顺了,赔笑至此,犹不信我,今日我说甚也无用,便当是我背叛了便是。”



哥舒翰自顾自发泄了心中积郁,转身便走。



那高大而微跛的身影远去。



李林甫犹愣在那儿,确实是当了太久的宰相,他已很久没感受过这种有人敢与他翻脸的感觉了。



右相府的局面有些失控了,只是还不明显。



……



次日。



与过去十数年一样,这日大唐的军国机务皆决于李林甫,官员们依旧抱着公文悉集于右相府。



陈希烈虽坐台省,只盖章而已。



但今日有一封陈希烈复核过的诏书送到了李林甫的案头。



“张垍兼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李林甫揉了揉眼,起身,嚅了嚅嘴。



他知道这次与杨銛拜相不一样,这次是真的要威胁到他的地位了。



好一会,他才招过李岫,道:“去,把张垍喊来。”



李岫还没转身,苍璧却又递了一封信来,禀道:“阿郎,驸马张垍使人送信来。”



一瞬间,李林甫竟有些惊惧。



这就是张垍与杨銛的不同之处,张垍出身相门,文武双全,是真的有宰相之能的,才平章中书门下事,已显露出完全不一样的野心与魄力。



“拿来。”



李林甫还是稳住了心绪,接过那封信,打开来。



入目只有一列字,寥寥七个字。



“谋河东者,杂胡也。”



李林甫瞪大了眼,一瞬间眼睛里出现了各种神情,从质疑、惊讶,到愤怒、警觉,再到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思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满唐华彩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怪诞的表哥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怪诞的表哥并收藏满唐华彩最新章节

JJ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