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他倒没有动怒,佛都没动怒,他又何必动怒?



“一切佛教,皆从释尊开始,故称释迦牟尼佛为本师,至于双方关系嘛……”



恒林大师缓缓说道:“是故甘露一味,逐器而殊色。摩尼一相,随色而分影。能说之心,转则平等,所润之意,解则千殊。一、三、五乘,源一派别。法、报、应化,体同用异。”



说罢,他便不再多言。



虽然恒林大师说的有些晦涩,但张之维还是听懂了。



他的意思是,大日之与释尊,佛佛无异,二佛同体,只是用法不同而已。



但这涉及一个先有蛋还是先有鸡的问题。



是先有释尊。



还是先有大日如来。



先有释尊,那就说明大日如来是释尊证得的,他能证,后世也能证。



如果先有大日如来,一切佛法虚空自生,那就有问题了……



这时,一直不说话的张静清突然瞥了恒林大师一眼,心道,这老秃驴明明知道,却打机锋,是想干嘛?



他补充道:“释尊的三身分别为法身毗卢遮那佛,报身卢舍那佛,化身释迦牟尼佛。”



“其中,报身‘卢舍那’这个名字,其实就是法身‘毗卢遮那’的简称。”



“释迦牟尼佛在立名时,把他的报身和法身立在同一个名中,表示法、报不二。”



张静清此话一出,张之维瞬间就不迷惑了。



佛教说法身是无处不在的规则,是亘古存在的佛理。



报身是通过修行证道的佛果。



释迦牟尼把他的法身和报身立在同一个名字里,岂不是正好说明了,法身和报身一样,不是先天自有,而是他证道得来吗。



“难怪之前在大日如来体内,看到了诸佛,却没有看到释迦牟尼佛的存在,原来那就是他,他是三位一体的!”



“如此说来,大日如来肯定是有自己的主观意识的。”



“虽然可能它平时不显,如同规则一样,但不能说它不存在。”



旋即,张之维想到一件很可怕的事。



“而如果有一天,大日如来像纳森神树一样,在物质世界显化出来,又会怎样?!”



要知道,神树的范围只在纳森岛那点弹丸小岛上,便有那种规模。



而佛教的范围,何止比纳森岛大了千倍万倍?



张之维蓦然有些明白,为何历史中的道教和儒教,会多次联手坑佛教了。



像三武一宗灭佛之事的开端,北魏太武皇帝拓跋焘,他原本是信佛的,甚至在国内大行佛法。



但后来,他认识了出自道教天师府的大高功寇谦之。



在这位高功的影响下,他开始信奉道教,封寇谦之为国师,并且还授箓成了道士。



而那时候,他的丞相叫催浩,出自清河崔氏,是当时的大儒,精通各种数术。



两个姓催的,一道一儒,联手给佛教挖了个大坟,捣毁了四千寺庙,杀了五万和尚,遣散了上百万僧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3/5)

章节目录

一人之下:我,张之维,嚣张的张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久违的大晴天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久违的大晴天并收藏一人之下:我,张之维,嚣张的张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