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德利被他搞得猝不及防,但是他很快就反应过来了,这就是杨的谈判策略,他想要先在气势上压倒对方,好让对方知难而退。
只不过,杨好像会错意了,那篇名为《官署衙门》的文章,莱德利连看都没看过。
但杨既然主动提了,莱德利觉得趁机看看也无妨,说不定还能有什么意外收获呢。
《官署衙门》
这里是众多爱国绅士暂居之所,他们热切渴望为国效力——年薪从75镑到5000镑不等。这些岗位通常极为安逸舒适、怡人地分布在皇家园林周边,使得人民公仆们在履行“临窗远眺”这类职责时,不至于太过辛劳厌烦。
办公室内部装修多采用冷峻典雅的刻板风格,但壁炉设计的尤为精妙,当事务官们展开燕尾服后摆时,可以恰到好处地为背部送来惬意的热量。座椅采用了与公务性质相称的特殊软垫工艺,恰如其分地被称为“安乐椅”,其构造既不会使人完全入睡,也不致打扰政府文员们那念念不忘的、为邦国福祉而沉溺的珍贵冥想。桃花心木的办公桌上,精心装饰着用公务墨水书写的姓名首字母与独特符号。
这些物件对粗心大意的通信者极具暗示性。上乘的信纸与柔软的羽毛笔让人再难为疏忽职守找借口,它们既能以居高临下的优雅姿态接受宴请,又能为断然拒绝裁缝的欠款票据增添不容置疑的威严。这种被称为政府公文纸的顶级纸张表面光滑如镜,堪称拉斐尔派文员的绝佳画布。他们总爱用古典画派的早期笔法,在纸上勾勒出长官的肖像并添上俏皮的幻想色彩。至于官邸羽毛笔?它早已声名远播,赘述纯属多余。但如果要辨别真伪,须知正宗的政府鹅毛笔必须选用可瞬间化身为牙签的羽翼制成。
政府机关慷慨供应各类日报,细读这些报刊构成了事务官的主要职责之一,而协助管理祖国事务正是这些文员享有的无上荣耀。而他们的薪俸标准,则总是遵循绅士原则——以最微薄的劳动换取最丰厚的报酬。
通往政府机关最便捷的途径,就是通过执政党议员的引荐。独立选民大可以指望税务局会犒赏他们凭良心投票的行为。为贵族主人争取票据贴现的忠诚管家,自然视海关为颐养天年的诺亚方舟。至于议员先生们?他们完全有理由认为自己可以为小儿子谋个体面差事,并以此来作为他们不辞辛苦的在下院为党派打盹数小时的微薄补偿。
……
看到这里,莱德利心里咯噔一声。
他总算知道杨为什么要摆出这副攻击姿态了,如果这篇文章被白厅那帮闲的要死还偏偏自命清高的家伙看到,他们确实有可能会找《太阳报》的麻烦。
但是嘛……
这麻烦是他们的,关警务情报局什么事呢?
莱德利靠在椅背上,若有所思地揉了揉眉心。
默多·杨坐在对面,手指敲打着桌面,神情紧绷,嘴里仍叼着那半支快燃尽的雪茄。
“写得真好。”莱德利忽然开口,声音平和得出奇:“这文笔,够《泰晤士报》水平了,甚至还比《泰晤士报》更锋利。”
杨原本憋着劲儿准备发火施压,可莱德利这话一出,他就像一拳打在了棉花上,绷紧的嘴角也微微抽动了一下:“你要是喜欢的话,今后我们每期都可以这么发。”
“那倒不必。”莱德利端起那杯波特,不慌不忙道:“我虽然喜欢,但是像这样的文章,如果多发几期,财政部那帮人怕是要派专员来检查你们的账本了。”
只不过,杨好像会错意了,那篇名为《官署衙门》的文章,莱德利连看都没看过。
但杨既然主动提了,莱德利觉得趁机看看也无妨,说不定还能有什么意外收获呢。
《官署衙门》
这里是众多爱国绅士暂居之所,他们热切渴望为国效力——年薪从75镑到5000镑不等。这些岗位通常极为安逸舒适、怡人地分布在皇家园林周边,使得人民公仆们在履行“临窗远眺”这类职责时,不至于太过辛劳厌烦。
办公室内部装修多采用冷峻典雅的刻板风格,但壁炉设计的尤为精妙,当事务官们展开燕尾服后摆时,可以恰到好处地为背部送来惬意的热量。座椅采用了与公务性质相称的特殊软垫工艺,恰如其分地被称为“安乐椅”,其构造既不会使人完全入睡,也不致打扰政府文员们那念念不忘的、为邦国福祉而沉溺的珍贵冥想。桃花心木的办公桌上,精心装饰着用公务墨水书写的姓名首字母与独特符号。
这些物件对粗心大意的通信者极具暗示性。上乘的信纸与柔软的羽毛笔让人再难为疏忽职守找借口,它们既能以居高临下的优雅姿态接受宴请,又能为断然拒绝裁缝的欠款票据增添不容置疑的威严。这种被称为政府公文纸的顶级纸张表面光滑如镜,堪称拉斐尔派文员的绝佳画布。他们总爱用古典画派的早期笔法,在纸上勾勒出长官的肖像并添上俏皮的幻想色彩。至于官邸羽毛笔?它早已声名远播,赘述纯属多余。但如果要辨别真伪,须知正宗的政府鹅毛笔必须选用可瞬间化身为牙签的羽翼制成。
政府机关慷慨供应各类日报,细读这些报刊构成了事务官的主要职责之一,而协助管理祖国事务正是这些文员享有的无上荣耀。而他们的薪俸标准,则总是遵循绅士原则——以最微薄的劳动换取最丰厚的报酬。
通往政府机关最便捷的途径,就是通过执政党议员的引荐。独立选民大可以指望税务局会犒赏他们凭良心投票的行为。为贵族主人争取票据贴现的忠诚管家,自然视海关为颐养天年的诺亚方舟。至于议员先生们?他们完全有理由认为自己可以为小儿子谋个体面差事,并以此来作为他们不辞辛苦的在下院为党派打盹数小时的微薄补偿。
……
看到这里,莱德利心里咯噔一声。
他总算知道杨为什么要摆出这副攻击姿态了,如果这篇文章被白厅那帮闲的要死还偏偏自命清高的家伙看到,他们确实有可能会找《太阳报》的麻烦。
但是嘛……
这麻烦是他们的,关警务情报局什么事呢?
莱德利靠在椅背上,若有所思地揉了揉眉心。
默多·杨坐在对面,手指敲打着桌面,神情紧绷,嘴里仍叼着那半支快燃尽的雪茄。
“写得真好。”莱德利忽然开口,声音平和得出奇:“这文笔,够《泰晤士报》水平了,甚至还比《泰晤士报》更锋利。”
杨原本憋着劲儿准备发火施压,可莱德利这话一出,他就像一拳打在了棉花上,绷紧的嘴角也微微抽动了一下:“你要是喜欢的话,今后我们每期都可以这么发。”
“那倒不必。”莱德利端起那杯波特,不慌不忙道:“我虽然喜欢,但是像这样的文章,如果多发几期,财政部那帮人怕是要派专员来检查你们的账本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