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得罪了。
亚瑟没有立刻回应,他只是低头拨了拨碟中那只牡蛎,像是在判断它的新鲜程度,又像是在掂量这番话背后的斤两。
布莱克威尔顿时感到一阵无声的威压按在了他的头顶,他正要硬着头皮再开口,亚瑟却忽然淡淡一笑道:“你知道吗?亨利。如果你当年在彼得堡说话能这么委婉,也许你那封调令的措辞说不准会更体面一点。”
语罢,亚瑟举起酒杯,不紧不慢地饮了一口:“不过嘛……既然你都绕了这么一大圈来开口,我要是还假装听不懂,那未免就显得太不仗义了。”
布莱克威尔轻轻吸了一口气,手背下意识地在膝盖上摩挲着:“爵士,您是了解我的……我只是……只是不想永远坐在秘书处的那张桌子后面。”
亚瑟放下酒杯,盯着他看了好一会儿:“是吗?不喜欢秘书处的位置?”
“当然,只要不在秘书处待着,您把我弄到什么地方都行!”布莱克威尔这句话说得太快,说完才意识到自己的语气有些失控,于是连忙端起水杯掩饰性地抿了一口:“我不是不喜欢秘书处的位置,爵士……我是受够了。”
他抬起头望着亚瑟,笑容有些苦涩:“您知道我在哪一刻开始感到不对劲吗?不是在我被调回伦敦之后,也不是在我发现工钱不涨的时候。而是那年春天,帕麦斯顿子爵把一份备忘录打了回来。那份备忘录是我写的,为此,我查了三次原始资料,连续改了五稿,全程盯着。可文件打回我手上的时候,我才发现备忘录的署名上写的不是我,而是刚调进来的贝克特。”
说到这里,布莱克威尔喝了口闷酒:“我去问主管,他说你刚来,还年轻,要积累,贝克特走的是内线推荐,他的名字挂上去,可以让流程顺畅一点。”
说到这里,布莱克威尔笑了一声:“是啊!挂上去是为了流程,拿下来是尊重等级。我不是怕干活,我可以通宵达旦的干活,可以帮别的部门调出四十年前外交条约的原文出处。我曾经真心觉得,只要勤奋、有才干,哪怕出身寒微,也能靠近权力的圈子。但我受不了的是,这地方根本不看你干了什么,白厅的台阶根本就不是让人往上走的。爵士,我不是在奉承您,但您走到今天这个地位,简直堪称奇迹。”
虽然这些话都是布莱克威尔的牢骚,但实际上,他的这些牢骚话确实也是实际情况。
纵观白厅各部,外交部绝对是毫无疑问的最保守的官署。
因为在外交部看来,外交事务本质上属于王室事务的延伸。
因此,处理国家关系的人员理应出身于有教养、有地位的家族,出身比才能更重要也是圈子里默认的准则。
哪怕是辉格党当政时期,其余各部门都开始小规模试水考试聘任之际,外交部依旧维持了他们私人引荐外加推荐信的入职模式,以致于外交部的大量职位都被各色贵族和政治人物的亲属占据,兄弟同署、父子同厅的现象在这里简直是见怪不怪了。
当然了,外交部情况糟糕不代表其他部门就能好多少。
甚至于亚瑟·黑斯廷斯爵士,这位令无数白厅下层事务官引以为傲的底层崛起代表,他能够从内务系统中迅速崛起,很大程度上也是仰仗于苏格兰场的特殊性。
首先,由于苏格兰场本身是个新设部门,这样的特殊环境使得亚瑟天然拥有了更大的上升性。
其次,对于那些世家子弟来说,警察这个身份实在太不体面。
亚瑟没有立刻回应,他只是低头拨了拨碟中那只牡蛎,像是在判断它的新鲜程度,又像是在掂量这番话背后的斤两。
布莱克威尔顿时感到一阵无声的威压按在了他的头顶,他正要硬着头皮再开口,亚瑟却忽然淡淡一笑道:“你知道吗?亨利。如果你当年在彼得堡说话能这么委婉,也许你那封调令的措辞说不准会更体面一点。”
语罢,亚瑟举起酒杯,不紧不慢地饮了一口:“不过嘛……既然你都绕了这么一大圈来开口,我要是还假装听不懂,那未免就显得太不仗义了。”
布莱克威尔轻轻吸了一口气,手背下意识地在膝盖上摩挲着:“爵士,您是了解我的……我只是……只是不想永远坐在秘书处的那张桌子后面。”
亚瑟放下酒杯,盯着他看了好一会儿:“是吗?不喜欢秘书处的位置?”
“当然,只要不在秘书处待着,您把我弄到什么地方都行!”布莱克威尔这句话说得太快,说完才意识到自己的语气有些失控,于是连忙端起水杯掩饰性地抿了一口:“我不是不喜欢秘书处的位置,爵士……我是受够了。”
他抬起头望着亚瑟,笑容有些苦涩:“您知道我在哪一刻开始感到不对劲吗?不是在我被调回伦敦之后,也不是在我发现工钱不涨的时候。而是那年春天,帕麦斯顿子爵把一份备忘录打了回来。那份备忘录是我写的,为此,我查了三次原始资料,连续改了五稿,全程盯着。可文件打回我手上的时候,我才发现备忘录的署名上写的不是我,而是刚调进来的贝克特。”
说到这里,布莱克威尔喝了口闷酒:“我去问主管,他说你刚来,还年轻,要积累,贝克特走的是内线推荐,他的名字挂上去,可以让流程顺畅一点。”
说到这里,布莱克威尔笑了一声:“是啊!挂上去是为了流程,拿下来是尊重等级。我不是怕干活,我可以通宵达旦的干活,可以帮别的部门调出四十年前外交条约的原文出处。我曾经真心觉得,只要勤奋、有才干,哪怕出身寒微,也能靠近权力的圈子。但我受不了的是,这地方根本不看你干了什么,白厅的台阶根本就不是让人往上走的。爵士,我不是在奉承您,但您走到今天这个地位,简直堪称奇迹。”
虽然这些话都是布莱克威尔的牢骚,但实际上,他的这些牢骚话确实也是实际情况。
纵观白厅各部,外交部绝对是毫无疑问的最保守的官署。
因为在外交部看来,外交事务本质上属于王室事务的延伸。
因此,处理国家关系的人员理应出身于有教养、有地位的家族,出身比才能更重要也是圈子里默认的准则。
哪怕是辉格党当政时期,其余各部门都开始小规模试水考试聘任之际,外交部依旧维持了他们私人引荐外加推荐信的入职模式,以致于外交部的大量职位都被各色贵族和政治人物的亲属占据,兄弟同署、父子同厅的现象在这里简直是见怪不怪了。
当然了,外交部情况糟糕不代表其他部门就能好多少。
甚至于亚瑟·黑斯廷斯爵士,这位令无数白厅下层事务官引以为傲的底层崛起代表,他能够从内务系统中迅速崛起,很大程度上也是仰仗于苏格兰场的特殊性。
首先,由于苏格兰场本身是个新设部门,这样的特殊环境使得亚瑟天然拥有了更大的上升性。
其次,对于那些世家子弟来说,警察这个身份实在太不体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