坎伯兰拿自己头上的伤疤作为军功炫耀时,那些讨厌坎伯兰公爵的军界要员便私下嘲笑说,这是“得来全不费工夫的伤疤”。



当然,皇家海军对坎伯兰公爵的不满,也不仅仅在于他喜欢自我标榜,更多的还是坎伯兰公爵的主张触及到了皇家海军许多少壮派军官的现实利益。



首先,坎伯兰是典型的托利派遗老,他不仅公开反对1832年改革法案,还时常在上院大放厥词,痛斥改革是“对祖宗制度的背叛”,更曾警告说改革会“摧毁军队的忠诚精神”。



这话让皇家海军的少壮派们听了心里直冒火,因为他们当中的许多人,正是靠着比议会改革更早的海军改革才得以从中产阶级、专业技术岗位中晋升为舰长、航海长。



虽然皇家海军同样少不了裙带关系,但是比起陆军那种近乎世袭制的卖官鬻爵体系,重视技术能力的皇家海军完全可以拍着胸脯说:皇家海军的晋升是相对公平的。



甚至,哪怕是皇家海军中出身显赫的那部分军官,也同样不喜欢坎伯兰公爵的论调,因为他们从不认为自己是靠着家世背景晋升至这个位置的。



他们当中的每一个人在成为军官前都经历了严格的海军学校培训、至少六年的海上实习和通过率极低的海军部考试。



每年都有大约两百到三百名军校见习生进入皇家海军服役,其中大约只有四分之一的见习生能够在六年实习期满后通过海军部考试成为军官,其中能成为舰长的比例大约有百分之八,最后能够晋升将官的则只有百分之二。



也就是说,哪怕你确实有人撑腰,但是在皇家海军,想要晋升就必须拿出点与身份地位相匹配的成绩。



今天的码头上就有两个现成的例子,那就是格拉夫顿公爵的远房侄子、贝格尔号船长罗伯特·菲茨罗伊上校,以及爱尔兰望族卡特家族的后裔、前不久刚刚调任海军补给事务局助理总监的约翰·卡特少将的侄子、贝格尔号制图员埃尔德·卡特先生。



这两位皇家海军的青年军人即便出身显赫,但依然咬着牙完成了贝格尔号艰苦卓绝的五年环球科考航行任务,虽然时常有“红眼病”要拿卡特先生不拘小节的个性开玩笑,但不得不承认的是,与陆军那群很少吃苦的军官少爷一比,埃尔德足以称得上是高风亮节了。



如此一来,这群人就更讨厌凭借王室身份晋升陆军上将的坎伯兰公爵了。



更遑论坎伯兰公爵在战争期间还曾与海军元帅巴勒姆勋爵以及海军财政委员会发生过口角,再加上坎伯兰那副天生的陆军为先的做派……



总而言之:如果坎伯兰登基,他们不相信他会善待皇家海军。



想到这里,肯特公爵夫人手中的象牙折扇在掌心里慢慢合上。



“烦请通知军乐队,准备演奏《统治吧!不列颠尼亚》。”



陪伴在公爵夫人身边的康罗伊先是一怔,不过他很快也明白了公爵夫人的想法。



这可不仅仅是在收买皇家海军的人心,还是个展示维多利亚公主与坎伯兰公爵大有不同的好机会。



“明白了,殿下。”



很快,一声低沉的铜管号角在码头上响起,紧接着是整齐的小号呼应。



当最后一个铜管音符在潮湿的港风中震响,小号声如晨钟暮鼓般穿过了整个码头,不止是贝格尔号的甲板上,就连附近船只上那些原本还在整理缆绳、打扫桅杆的水手们,动作也齐齐一顿。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5)

章节目录

大不列颠之影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趋时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趋时并收藏大不列颠之影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