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难的什么地方是最值得写进剧本的,那既不是起火,也不是灭火,而是议会多年反复拒绝消防预算的过程。”
亚瑟说这话时,用手杖轻敲马车内壁,他指着一位正在威斯敏斯特宫残垣断壁间进行凭吊的、伤心欲绝的老翁开口道:“您认识那位老绅士吗?”
“他是谁?”
“皇家学会的威廉·曼比先生。”
亚瑟略带夸张地摊开双手道:“一位极有远见的发明家,一位光荣的陆军退伍上尉。只不过曼比先生与一般的军人不同,他不喜欢在战场上杀人,而是喜欢救人。三十年前,他驻扎在海滨的大雅茅斯兵营,每天都能看到海面上路过的军舰和商船。您知道的,海上的气候有时候很恶劣,一旦遭遇了暴风雨等极端天气,船员们通常很难脱险。
于是,慈悲的曼比先生便设计了一种海洋救生装置,这种装置是用臼炮从岸上向船上发射一枚携带绳索的炮弹,并依靠这根结实的绳子把沉船拉上海岸,后来,他又设计了裤形救生器和救生艇。您或许听说过皇家救生艇协会,这个机构就是由曼比先生牵头成立的。”
维多利亚懵懵懂懂的点了点头:“听起来,曼比先生确实是一位值得称赞的绅士,可是他和火灾有什么关系呢?”
亚瑟笑着回道:“还记得上午自然哲学课上,我介绍的那款便携式灭火器吗?”
“您是说,您带来的那个4加仑的铜罐子?里面装的是……我记得是,3加仑的珍珠灰溶液和压缩空气。”
“没错,那款灭火器也是曼比先生发明的。”亚瑟将事情的前因后果娓娓道来:“在过去的14年间,曼比先生几乎每年都要来到议会门前请愿,向议员们呼吁要修建大型储水站以解决消防水源问题,并要求设立一个防患于未然的消防警察组织。但从来没有哪怕一位议员搭理过这位声嘶力竭的老头子,不论是议员还是伦敦市长,只要一提到钱就开始装聋作哑,他们总以为曼比先生是个推销灭火器和消防巡逻车的推销员。”
维多利亚听到这里,不由有些气愤:“书上总说,议会是这个国家最能容纳未来的地方,没想到它连几桶水都容纳不下,这明明是性命攸关的大事!”
“正因如此……”亚瑟轻轻点头:“所以我才斗胆建议,殿下或许可以在即将召开的纪念活动上,对演讲稿略作调整。”
他一边说,一边从随手携带的牛皮包里取出了那份维多利亚的家庭作业,这份维多利亚花了两个小时完成的演讲处女作已经密密麻麻的布满了各项修改意见。
维多利亚接过稿件,小心翼翼的翻开扉页。
如果光是亚瑟的批改,或许还不会让维多利亚这么紧张,但是亚瑟先前告诉过她,为了使得这份演讲稿尽善尽美,不止是亚瑟一个人,就连英国文坛最杰出的青年诗人阿尔弗雷德·丁尼生同样会以对待《英国佬》稿件的态度严加把关。
维多利亚看见那份稿子开头用红墨水明晃晃的写着——这不仅仅是对罗伯特·卡利警官的哀悼词,更是在威斯敏斯特火灾、在冷浴场事件、在历次危急关头始终尽忠职守的警官们的祝愿。
“这是您写的吗?”
亚瑟看着维多利亚微微扬起的眉毛,笑着摇头否认道:“是丁尼生写的。”
维多利亚紧接着念了下去:“当许多人高声争辩国家未来时,有人在火焰中默默守护现在。罗伯特·卡利警官,他不是一位在议事厅中空喊口号的人,而是在街道上、在煤烟里、在每一个他原本可以
亚瑟说这话时,用手杖轻敲马车内壁,他指着一位正在威斯敏斯特宫残垣断壁间进行凭吊的、伤心欲绝的老翁开口道:“您认识那位老绅士吗?”
“他是谁?”
“皇家学会的威廉·曼比先生。”
亚瑟略带夸张地摊开双手道:“一位极有远见的发明家,一位光荣的陆军退伍上尉。只不过曼比先生与一般的军人不同,他不喜欢在战场上杀人,而是喜欢救人。三十年前,他驻扎在海滨的大雅茅斯兵营,每天都能看到海面上路过的军舰和商船。您知道的,海上的气候有时候很恶劣,一旦遭遇了暴风雨等极端天气,船员们通常很难脱险。
于是,慈悲的曼比先生便设计了一种海洋救生装置,这种装置是用臼炮从岸上向船上发射一枚携带绳索的炮弹,并依靠这根结实的绳子把沉船拉上海岸,后来,他又设计了裤形救生器和救生艇。您或许听说过皇家救生艇协会,这个机构就是由曼比先生牵头成立的。”
维多利亚懵懵懂懂的点了点头:“听起来,曼比先生确实是一位值得称赞的绅士,可是他和火灾有什么关系呢?”
亚瑟笑着回道:“还记得上午自然哲学课上,我介绍的那款便携式灭火器吗?”
“您是说,您带来的那个4加仑的铜罐子?里面装的是……我记得是,3加仑的珍珠灰溶液和压缩空气。”
“没错,那款灭火器也是曼比先生发明的。”亚瑟将事情的前因后果娓娓道来:“在过去的14年间,曼比先生几乎每年都要来到议会门前请愿,向议员们呼吁要修建大型储水站以解决消防水源问题,并要求设立一个防患于未然的消防警察组织。但从来没有哪怕一位议员搭理过这位声嘶力竭的老头子,不论是议员还是伦敦市长,只要一提到钱就开始装聋作哑,他们总以为曼比先生是个推销灭火器和消防巡逻车的推销员。”
维多利亚听到这里,不由有些气愤:“书上总说,议会是这个国家最能容纳未来的地方,没想到它连几桶水都容纳不下,这明明是性命攸关的大事!”
“正因如此……”亚瑟轻轻点头:“所以我才斗胆建议,殿下或许可以在即将召开的纪念活动上,对演讲稿略作调整。”
他一边说,一边从随手携带的牛皮包里取出了那份维多利亚的家庭作业,这份维多利亚花了两个小时完成的演讲处女作已经密密麻麻的布满了各项修改意见。
维多利亚接过稿件,小心翼翼的翻开扉页。
如果光是亚瑟的批改,或许还不会让维多利亚这么紧张,但是亚瑟先前告诉过她,为了使得这份演讲稿尽善尽美,不止是亚瑟一个人,就连英国文坛最杰出的青年诗人阿尔弗雷德·丁尼生同样会以对待《英国佬》稿件的态度严加把关。
维多利亚看见那份稿子开头用红墨水明晃晃的写着——这不仅仅是对罗伯特·卡利警官的哀悼词,更是在威斯敏斯特火灾、在冷浴场事件、在历次危急关头始终尽忠职守的警官们的祝愿。
“这是您写的吗?”
亚瑟看着维多利亚微微扬起的眉毛,笑着摇头否认道:“是丁尼生写的。”
维多利亚紧接着念了下去:“当许多人高声争辩国家未来时,有人在火焰中默默守护现在。罗伯特·卡利警官,他不是一位在议事厅中空喊口号的人,而是在街道上、在煤烟里、在每一个他原本可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