瑟望着身边坐着蹭吃蹭喝的海涅,没来由的叹了口气。



自从亚瑟来了巴黎之后,英国外交部交给他的任务是一件都没完成,但是替普鲁士警察密切监视海涅这个德意志愤青的任务倒是圆满成功了。



在亚瑟不认识这帮时代文豪之前,这些看不见摸不着的伟人们在他眼中总是一副穷困潦倒的形象。



但是当他真正接触以后,才发现书上写的东西大半都是骗人的。



诚然,这帮家伙当中确实有一些时运不济揭不开锅的,但其中的绝大部分穷困潦倒的家伙完全是自己作的。在这个年代,不欠钱仿佛就当不了文豪,即便兜里一个字儿没有,他们也是断然不愿意降低自身的生活标准的。



如果你发现这帮人什么时候真的开始吃起了黑面包,那绝不是因为他们开始反省了,而是他们已经把能借钱的亲戚朋友借了个遍,再没有人愿意给他们放款了。



拿海涅这家伙举例,他是彻头彻尾的普鲁士中上层家庭出身,海涅家族在德意志虽然不像是罗斯柴尔德家族和门德尔松家族那样知名,但同样是犹太银行家族。换而言之,如果出身不好,海涅也学不会这么多大手大脚花钱的恶习。



不过海涅比起其他放浪形骸的大文豪多个优势,那就是他认识一位靠谱的出版商朋友。最近几个月尤其幸运,因为这位朋友最近一直在巴黎。



当然,海涅是一位有操守的诗人,他是断然不会接受这样近乎于施舍的接济。所以,为了感谢亚瑟刚刚打到他账上的款项以及最近一系列的文化娱乐活动,海涅便发挥主观能动性,也不管亚瑟需不需要,反正他先鞍前马后的在《立宪报》与《环球报》上拍几篇马蜂屁,顺手再借亚瑟·黑斯廷斯的大旗打击一下李斯特的嚣张气焰,何乐而不为呢?



不过,虽然文章都是虚的。但是,不论是谁都不能小觑海因里希·海涅这个名字在巴黎的影响力。仰赖于海涅蓬勃的撰文热情,现如今的巴黎市民与文艺界已经经历了三个阶段的转变。



在海涅发表第一篇文章时,大伙儿只会端着报纸皱着眉头问上一句:“谁是亚瑟·黑斯廷斯?”



在一个月前,大伙儿会指着报纸标题向旁边的同伴道上一句:“这就是亚瑟·黑斯廷斯。”



而现在,这帮绅士淑女在听到有人对这个名字一无所知时,只会用扇子掩住嘴满脸惊恐的问道:“什么!你不认识亚瑟·黑斯廷斯?”



你问我为什么亚瑟对这些事情这么清楚?



那是因为他昨天在巴黎歌剧院里欣赏肖邦演出,与身边一位看起来很有涵养的夫人讨论音乐时,刚刚被她这么质问过。



“海因里希……我说……”



亚瑟从侍应生手中接过香槟欲言又止:“最近你的文章是不是发的频繁了一些?”



海涅一只手搭着天鹅绒椅子的靠背,一手举着酒杯与亚瑟相碰。



从他满脸的得意笑容可以看出,这位德意志诗坛的瑰宝最近心情相当不错:“我最近的稿子写的确实有些多了,但这都得归功于你,亚瑟。我发现你简直就是我的幸运星,自打你来了巴黎,我的才思简直如泉涌。对了,你之后不是要去汉诺威上任吗?我打算把最近的稿子整理一下,译成德文再投到汉诺威当地的报纸去。我能做的事情不多,对于朋友,我也就只能做到这儿了。”



“伱还打算把稿子投到汉诺威去?”



海涅倒也不藏着掖着,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4)

章节目录

大不列颠之影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趋时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趋时并收藏大不列颠之影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