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2章功遂身退天之道



为了将胜隆引来,为了留住胜隆,郑玉德在最初的半年内,几乎大半时间都在干这件事,逢难必克,逢人必跪,对胜隆提出的一切要求都满口答应。



他明明知道胜隆将厂址选在了交通便利、运输成本相对低的开发区,会对周边的村庄、水源造成污染,但他还是满口应允,当胜隆敲定厂址的那一刻起,郑玉德就悄悄进行了一系列的布局。



当然,后面发生的一切也就顺理成章、理所当然的了。



和周边村民的现场对话会,彰显了一位地方官员全部的智慧和担当,还有面对“上帝”大企业那种无法言说的屈辱和无奈,统统在那个时候郑玉德的身上表露无疑。



郑玉德既不能得罪亲手引进来的企业,也不能眼睁睁看着周边村民和环境遭到伤害,果真那样的话,自己就是做了断子绝孙的事了,所以,他不惜冒着“自黑”的政治风险,直接将举报信投到高层,随后,他便“迫不得已”召开了那次轰动省内媒体的对话会。



面对群众的强烈反对,胜隆集团最终理解了清阳市委市政府苦衷,他们表示顺应民意,另择厂址。



清阳市委市政府对胜隆集团的“成全”也表现出最大的诚意,不但按照开发区的标准规划建设新厂址,还答应修一条公路,最后的结果当然是皆大欢喜。



这件事做得非常漂亮,为郑玉德赚足了民意和企意,在选址问题上的一波三折,也推进了郑玉德的施政理念。



可以说荆涛是幸运的,刚到清阳就见证了郑玉德打了一个漂亮的迂回战,同时也是攻坚战,他并没用给企业施压,而是“曲线救国”,巧妙地利用看群众的呼声,使企业甘愿放弃原有的便利,而是将厂子建到城郊荒滩处。



当然,对企业的这种壮举,郑玉德利用媒体资源,对胜隆集团大张旗鼓地宣传报道,以至于胜隆几年都拿不下的海外注重环保的大客户,竟然主动跟胜隆签约。



这次事件,最终得到了三赢。



企业为自己赢得了好名声,村民们保卫了自己的家园免受环境破坏,清阳市委市政府巧妙地处理了企业与群众的对立,也赢得了亲商爱民的好口碑。



这件事过后,胜隆又接二连三地为清阳引进了两三家大型企业,缓解了清阳财政的窘境,使清阳较为平稳地度过了土地财政断崖般的难关。



不得不说,郑玉德是给既懂经济又深谙政治智慧的官员,而且还嫉恶如仇,在平稳度过胜隆选址危机后,他便开始大刀阔斧地整顿干部纪律,解决了十来年悬而未决的棉纺厂家属院回迁这个老大难的问题,处理了以常务副市长王鹏、原宣传部长卢大勇为代表的一批贪腐分子。



可以说,郑玉德在清阳的这几年,干了前两任十多年都不曾干的事。



按官场规则,他的确应该见好就收!



《道德经》里有句话:功遂身退,天之道。



天之道就是事物运行的规律,这个规律就是盛极必衰。人要想改变这个规律是很难的,不管你付出多大的代价,都是无法改变的,只能顺从。一旦不顺从,就会违反天道。



在官场上,功劳越大的人,越要低调,切不可炫耀和夸耀自己,甚至比从前的自己还要踏踏实实做自己该做的事,只有这样,才能得到领导的赏识和同志们的信赖。



当然,无数事实还说明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功劳大到一定程度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章节目录

无冕之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阿诸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阿诸并收藏无冕之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