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董卓绝望时,河岸上又爆发出一阵怒吼和马蹄声。董卓以为是更多的西凉铁骑赶来了,却惊讶地发现,在那一阵马蹄声响起后,正在伏击董卓部的西凉铁骑,纷纷解开对董卓部的包围,有序地向后撤退,然后向着东边行去。



董卓不懂西凉铁骑这是怎么了,他唯一懂的是,不论发生了什么,他都必须赶紧率领残兵败将们逃走,逃得越远越好。还残余的董卓麾下骑兵求生欲强烈,不等董卓传令,就争先恐后地跑出河床,上到渭水北岸来。



董卓上到岸上来一看才知道,原来是李儒和董旻率领两千骑,正在被西凉铁骑追赶着,西凉铁骑施展驰射,杀得董旻和李儒所部边逃跑边有骑兵倒下。



董卓赶紧传令董旻率部向他这里撤退,一起向北逃跑。



马超有些恼火。本来他的诱敌深入之计,已经奏效。被西凉铁骑伏击的董卓部,已经被杀灭半数,只要继续伏击下去,不消一个时辰,就能消灭掉董卓所有的骑兵,让董卓无兵可用,也就没有后来的“董卓进京”了。



谁知道在这时,却不知道从哪里窜出来一部骑兵,想趁着西凉铁骑正在专心致志地打击董卓部,偷袭西凉铁骑的背后。幸亏马岱的麾下骑士发现及时,示警及时,才没让那两千多骑得逞。马超大怒,便调离所有铁骑,想要追上那坏他好事的两千骑。



刚一调离,马超就后悔了,因为解开了伏击圈,让董卓得以率领残兵败将逃走。那两千骑与董卓汇合,不要命地向北逃跑了。



马超又想起他更重要的任务是去截击皇甫嵩,反正这一次伏击已经能让董卓损失大半了,便也不再理会逃走的董卓,统合全军,向着陈仓城进发。



经过数十里的倍道兼行,马超率部来到了陈仓城下,却发现陈仓城以西广阔的平原上,并没有皇甫嵩部。马超一直率部追到战场那里,也没有发现皇甫嵩部。



难道是皇甫嵩如有神助,竟然率领一群残兵败将,躲进了大营?马超率军来到官军大营,却发现官军大营,已经人去营空。



难道是皇甫嵩赶在他赶回来之前,带兵率先躲进了五十里外的陈仓城?



马超又率军来到陈仓城下,却发现陈仓城和大营一样,也无人驻守。



马超这时便明白过来了,原来皇甫嵩已经料到了在驱离董卓之后,他一定会率军折返。而皇甫嵩又料到,大营不如城池坚固。官军士卒士气低迷,面对西凉铁骑的进攻,区区大营肯定守不住。



皇甫嵩还料到,陈仓城距离太远,任凭以步兵为主的官军怎么跋涉,也快不过西凉铁骑,若要逃向陈仓城,在半路上定会被赶回来的他率铁骑截击;故而,皇甫嵩一定是选择了其他城池作为逃跑方向。



而距离陈仓城最近的、比较坚固高大的城池,是在陈仓以北大约百里的雍县。但若退入雍县坚守,那就是给西凉铁骑让开了通往长安城和函谷关的路。整个三辅最重要的两处地方,一是长安城,二是函谷关。长安城是关中的心脏,函谷关是关中的门户。只要攻下了长安城和函谷关,就等于是把关中三辅,紧紧地捏在手心里。



所以,为了保全整个三辅,为了保全长安城和函谷关,皇甫嵩只得沿着渭水向东撤退。而沿着渭水向东,最近和比较大的城池,就是郿县。郿县,马超也是熟知的,因为在历史上,董卓就是那里建造了郿坞。郿坞之于董卓,就如同狼穴之于希特勒。



马超刚想整合所有铁骑,忍住身体的疲累,继续追击逃往郿县的皇甫嵩部,扩大战果。但奉了他的命令率部进入官军大营和陈仓城的校尉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章节目录

伐谋三国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不爱太阳的向日葵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不爱太阳的向日葵并收藏伐谋三国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