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乡的海浪村,那地方常年下大雪,围绕雪就可以营造出旅游特色。



看来,单纯的搞旅游不现实,种地又不挣钱,发展农村经济何去何从,还真是个大难题。



北方的冬天黑的很早,才四点钟,夕阳西下,天色逐渐黯淡下来。



厉元朗一行没有在永年乡停留,直接开往下一目的地,多山乡。



临走时,厉元朗不忘叮嘱何贵,尽早启动中光村委会罢免杜民的程序,选举新的村委会主任时通知他,到时候他一定来参加。



望着中巴车逐渐远去,何贵终于松了一口气。



不过一想到厉元朗留下的那句话,他一刻不敢耽搁,赶忙回到办公室,去完成厉元朗布置的任务了。



因为自己关键时刻脑袋短路,已经给厉元朗留下不好印象,还不趁此机会挽回,能挽回一点是一点。



路上,厉元朗把王中秋叫到跟前,和他聊起了多山乡。



王中秋的家就在多山乡下面的王家岗村,距离乡上不到十里地,他父母和哥哥目前还住在村子里。



据王中秋讲,多山乡和永年乡差不多,各个村子情况基本一致,冬天村里很少有人住,大多都搬走了。



就拿他们王家岗来说,剩下的不足三分之一,多以老人为主。



还是那句话,就是因为穷。



本地经济发展不起来,导致人口大量流失。



要是经济好了,谁愿意舍家撇业去外地谋生呢?



张忠强补充说:“这样的情况开春会好一些,还有不少没有把土地租出去的农民,夏天会回来种地的,村里的人自然就多了。”



厉元朗点头分析道:“这些应该是土地比较多,或者还对种地有信心的农民,我们可以制定政策支持他们。”



“而且,对于农村合作社也要大力普及,正所谓五根手指才能形成拳头,才会更有力量。”



“如果把所有土地合在一处,用大型机械耕种,不仅省去人工成本,还能提高产量,这和我们国家制定新的农村政策相辅相成。”



张忠强同意厉元朗的说法,不过他也产生疑问,“目前看来,农业社还难以让广大农民接受。我们以前曾经办过农业社,结果弄来弄去成了大锅饭形式,干多干少一个样,这是农民排斥的最根本原因。”



“也不一定全是这方面的问题。”厉元朗说:“我认为还是思想观念转变的原因。这就需要我们政府部门多宣传,多普及。最好是找出一两家成功样板,让农民切身实际的看到,农业合作社的好处,真正赚到钱,这才是关键。”



农业局的领导说,他们已经联系农广校,以后会在这方面加大投入力度,让更多的农民在此学到专业知识,提高种地的科学化和系统化。



厉元朗表示赞同,并要求农业局多在这方面加入农业社的推广和宣传,普及大众才是最重要的。



看着前面的厉元朗他们侃侃而谈农村工作议题,坐在后座上的柳思思听得认真仔细,不遗漏每一句话。



她始终没有打开录音笔,听从厉元朗的建议,用脑袋记事。



叮的一声,手机微信显示来了信息。



柳思思打开一看内容,原本的好心情瞬间变得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正义的使命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旖旎小哥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旖旎小哥并收藏正义的使命最新章节